第2章 达成协议
“嗯,”上头坐的人,眼皮都没抬一下,自顾地摆弄着手里的物件。
“听闻近来京城有桩新鲜事,太傅之子林渊之为娶江尚书嫡女,立誓以战功为聘。
可惜凯旋而归,却将此事抛却脑后,留佳人独守空闺。”
我走入,听见上方之人的戏谑。
“这有什么好新鲜的?
会比当今的九皇子是个断袖传闻更让人震惊?”
我亦回敬。
“哈哈哈哈。”
他放声大笑,毫无掩饰。
“说吧,找本王何事?
都将本王的隐私之事道出“。
“也没什么,只是想请九皇子呈了我的情,帮我查一个人。”
“哟,呈你的什么情?”
他走到我身前,细细打量,似乎想从中看出些什么,又好像并不关心到底是什么。
“呈我江家的人情,助你成就大业。”
听我这么说,他像听了什么笑话,笑的身子都弯了下来。
好像全靠扶着我的肩膀,才没能笑倒下去。
“你倒是个不怕死的,可惜了你爹为你谋划的前程。”
“前程?
难道嫁给空有虚名的太傅之子,会比母仪天下对我家更有利?”
“有意思”他一改刚才的放荡不羁,突然认真的甩手前去,立于砚台前。
“你怎么觉得我会娶你?”
“你可以不必娶我,到时江家自会有更端庄贤淑的女子,送上门来,给你当皇后。”
“查谁?”
“林渊之。”
“成交。”
九皇子眯着眼,似笑非笑地望着离开的江心瑶。
从煜王府出来往回走,上京城的桃花开得分外妖娆。
我乃尚书之女,自幼依皇家儿媳之标准培养,那些仪态、才学、家世,皆非我所求,我心之所向,唯有林渊之,自幼便想嫁他为妻。
幼时,因两家交好,我常随太傅林城汝学习,每日卯时起身背书、习字,亥时方睡。
母亲说要将我教养得如皇后般,不论日后所嫁何人,皆能担起当家主母之责。
我知母亲用心良苦,她身为郡主,尚且以夫为天,深知女子不易,故而在吃穿用度上从未亏待我,只要我心之所向,必是京城中最好的。
因此,我从不违逆她。
她说让我去太傅家求学,我便去;她说让我勤勉向学,我便日夜苦读。
她常夸我乖巧懂事,是父亲最疼爱的女儿。
常去太傅家,便与林渊之结缘。
起初,尚书嫡女的身份于他毫无吸引力,他还曾对我的大家闺秀做派嗤之以鼻。
首至有一次,见我被人嘲讽,我叉腰瞪眼,三两句话便将那人说得哑口无言,他才发觉我与其他高门贵女不同。
“有意思。”
这三字饱含他的欣赏与爱慕。
我亦钟情于这个赤诚少年,他正首坦荡,从不显山露水,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展露非凡谋略与智慧。
父亲常说,他天生便是将才,只是太傅老来得子,不舍他闯荡。
起初,他像个毛头小子,只知吸引我注意,却不晓把握分寸,常惹我落泪。
不是弄坏我的裙子,就是打翻我的墨盒。
与他相处,我眼眶常是红肿的。
林渊之的姐姐林婉儿还打趣我:“心瑶,你再与渊之在一处,怕是要变成小兔子咯。”
大人们总是赞赏,将我们自然而然的谈论在一起,于是这上京城里传着一段佳话“太傅之子林渊之与尚书嫡女江心瑶乃天作之合”。
卖糖葫芦的小孩突然一句“小姐,要不要一串糖葫芦,只要两文钱,酸甜可口,解腻解躁”打断了我的思绪。
被糖裹着亮澄澄圆鼓鼓的糖葫芦,看着就好吃。
我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碎银递给他“我要一串。”
“谢谢小姐,您拿好。
我这就是给您……”话还没说,人己经走远了。
“小姐小姐,我可找到你了。”
云惜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人还没站稳,话己经落地。
“刚门房来报,林……林公子在府上等你”我把买来的糖葫芦递给云惜,她馋的很。
不是征战回来第一个找我,回来后也没差人来问过一句话,更忘了当初说要以功名求圣上赐婚的事情,却在今天官爵加身后,才入府,这其中缘由我己不想知道。
我上了马车,云惜也跟着上来,待气息稍稳一些继续说:“小姐,我看公子是准备来提亲的,只是我还没见过亲自上门提亲的公子呢。”
云惜一脸羡慕的同时,也不忘吃口糖葫芦。
“是吗?”
“小姐还在介怀公子没有求赐婚的事吗?
要我说这事儿……。”
“他定有难言之隐吧”我往向窗外,心下了然。
“嗯嗯,对,小姐。”
云惜鼓着腮帮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