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灵器
老村长重重地杵了下拐杖,干瘦的手背上青筋突起,“修士大人自然该住在老朽这里,你这丫头...”村长与戚寒懿交谈过后,便邀请他于自己家中修养,谁知阿箐竟不同意。
“我家的厢房更干净!”
阿箐倔强地仰着脖子,麻花辫随着摇头的动作甩动,“而且阿娘熬的灵芝汤最能补气血,上次张叔被蛇咬了就是喝好的!”
戚寒懿坐在两人中间,捧着粗陶碗的手指微微收紧。
碗里的热水蒸腾起白雾,模糊了他的表情。
老村长花白的眉毛拧成了结。
他转头看向戚寒懿,语气顿时恭敬起来:“大人您的意思...叫我小戚就好。”
戚寒懿放下陶碗,碗底与木桌相碰发出轻响。
他注意到屋外围观的村民中,几个年轻姑娘正对着他窃窃私语,见他抬眼又慌忙低下头。
阿箐突然拽住他的袖子:“我家就在溪边,晚上能听见水声,可助眠了!”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山间的小鹿。
“而且...而且...”她压低声音,“村长爷爷打呼噜像打雷……咳咳!”
老村长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戚寒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个活泼的少女让他想起原世界班上总爱缠着他问数学题的女同学。
虽然年龄上相差了2、3岁,但性格却一模一样。
纯真可爱,古灵精怪。
他看向屋外,夕阳正将远山染成橘红色,炊烟从各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
“那就...叨扰阿箐姑娘了。”
老村长最终妥协地叹了口气,从腰间解下一块木牌递给阿箐:“去粮仓取三斤灵米,再把我屋里那罐百花蜜带上。”
他转向戚寒懿时又换上郑重的神色,“村里条件简陋,还望大人海涵。”
“别叫我大人了……”戚寒懿满脸苦涩。
走在村中的石板小路上,戚寒懿才发现这个村子比他想象中要大。
错落的茅屋间偶尔能看到砖石结构的院落,阿箐说那是村里几个大户人家的房子。
“哦,对了对了,你那把超帅的剑还在我家呢!”
“剑?
什么剑?”
“你连自己的剑都不记得了吗……唉算了算了,就是那把金、紫色相间,最前段还劈岔的那把呀!”
如此一描述,戚寒懿心里暗暗吃惊。
“不会是李信的那把神魔之刃吧……”经此念头,戚寒懿不禁加快了脚步。
……路过的村民纷纷向阿箐打招呼,目光却总忍不住往戚寒懿手背上瞟。
“他们没见过剑纹?”
戚寒懿低声问道。
阿箐挎着装满灵米的竹篮,闻言凑近了些:“听说上次有修士来村里还是几年前呢!
不对,好像上个月......”她突然噤声,指着前方大喊起来,“阿娘!
我请到前几天跟你提过的昏迷的病人啦!
他是位剑修哦,还要在咱家休养几天呢!”
溪畔的竹篱小院里,一个系着靛蓝围裙的妇人正在晾晒草药。
听到喊声,她慌得差点打翻晾药架,小跑着迎上来就要行礼。
“使不得!”
戚寒懿连忙虚扶。
妇人的手粗糙温暖,让他想起很久以前母亲给他捂手的感觉。
“寒舍简陋,大人不嫌弃就好。”
阿箐娘紧张地在围裙上擦着手,“我去收拾收拾西厢房,就是...”她突然瞪向女儿,“你采的灵芝呢?”
阿箐“啊”了一声,吐着舌头从背篓底层掏出几株沾着泥土的紫色菌类:“在这呢!
我在断崖附近发现的,可难采了...断崖?”
阿箐娘脸色骤变,“和你说过多少次不许去那里!
去年张家的娃就是...”她突然住口,不安地看了眼戚寒懿,改口道:“快带大人去休息,娘去熬汤。”
西厢房比戚寒懿想象中整洁。
竹床上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窗前的小案几上甚至还摆着一束野花。
而床边,倚墙靠着一把剑。
一把造型均衡的宽刃重剑。
剑身呈现暗金色与青铜色的混搭质感,剑脊中央隐约浮有缓慢脉动的光暗双种能量符文,象征神性与魔性的平衡。
剑柄处设计为獠牙状护手,整体既不失战士的厚重感,又透露出即将觉醒的混沌力量。
只一眼,戚寒懿就能感觉到这把剑的不凡。
或许,这就是修仙小说里所说的灵器!
他掩饰着心中的激动,用毫不在意的口吻说。
“哦!
咳咳……这把剑啊,额,不起眼的小玩具罢了。”
“那剑修大人你先休息吧,有事儿记得叫我哦,随叫随到!”
对于大人这个称呼,戚寒懿也懒得制止了,虽然他不适应这种被人拥护,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在这种陌生的新环境下,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首要。
被尊称为剑修大人,起码在这个村子里能受到畏惧和敬重,姑且也不用担心小命不保。
等到阿箐出了房间,戚寒懿换上她给自己准备的衣服后,果断席地盘腿而坐。
至于为什么盘腿,他自己也不知道,谁让小说里都这么写。
“既然能挥出剑气,那应该也能调动灵力吧。”
于是戚寒懿用灵力内视自身,摸清了自己现在身体的大概。
他竟然己经踏入修真者的行列了,现在是炼气九层的修为。
“睡一觉就快筑基了吗,有点意思。”
其实对于平白无故冒出来的修为,戚寒懿也有点眉目。
“多半是融合了李信的力量的缘故吧……不过凭李信的实力,不应该才炼气期啊,难道和等级有关吗?”
这次穿越,不仅继承了李信的力量,连王者里的英雄等级,技能以及装备栏都一口气搬过来了。
由于挂机了三天,还砍了条蛇的缘故,中间显示等级的圆圈,外围的经验条己经近乎满了,所以戚寒懿很快就能达到二级。
“二级之后,不会就首接筑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