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个生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光如金色的溪流,从茅草屋顶的缝隙间倾泻而下,在泥地上描绘出斑驳的光影图案。

虞楚蛰睁开双眼,浓密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细小的阴影。

她的小手无意识地抓握着,指尖触碰到铺在身下的柔软兽皮——那是虞瑶特意为她准备的幼狐皮,经过反复揉搓后变得异常柔软。

屋外,早起的鸟儿己经开始了一天最初的鸣唱。

虞楚蛰侧耳倾听,能分辨出至少三种不同的鸟叫声。

这具幼小的身体有着惊人的感知力,嗅觉能捕捉到晨露中混合的青草香,听觉能分辨出远处楚水轻拍岸边的节奏变化。

"咿呀..."她发出含糊的声音,小手伸向从屋顶漏下的一束阳光。

光柱中漂浮的微尘随着她的动作轻轻舞动,像是一场微型的光之芭蕾。

草帘被轻轻掀开,虞瑶端着一只陶碗走了进来。

晨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发间别的骨簪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看到醒来的虞楚蛰,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

"我们的小楚蛰醒啦?

"她放下陶碗,双手在兽皮裙上擦了擦,然后蹲在虞楚蛰面前。

今天的虞瑶看起来格外精神,发辫上缠着新编的彩色草绳,脖子上挂着用贝壳串成的项链——这是要参加重要活动的装扮。

虞楚蛰好奇地伸手去摸那条项链,虞瑶顺势将她抱起,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她先是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做出咀嚼的动作,然后又指向冒着热气的陶碗。

米糊的香甜气息己经弥漫在整个屋内,里面还掺了当季最新鲜的野蜂蜜和捣碎的坚果。

"啊——"虞瑶夸张地张大嘴,示范着进食的动作。

虞楚蛰乖乖照做,当温热的米糊入口时,她满足地眯起眼睛。

这种纯粹的甜味让她想起在现代社会偶然尝过的深山野蜜,但眼前的滋味更加鲜活生动。

屋外的喧闹声越来越大。

虞瑶抱着虞楚蛰走出茅屋,部落中央的空地上己经聚集了很多人。

女人们分成几组:年长的正在石臼旁捣米,中年妇女在编织草席,年轻女孩们则围坐在一起处理新采集的草药。

虞瑶耐心地为虞楚蛰解释每个场景。

她先是指着捣米的老人,双手做出上下捶打的姿势。

然后又模仿编织草席的动作,手指灵活地上下翻飞,最后她拾起一片草药放在鼻前深吸,做出陶醉的表情。

虞楚蛰专注地观察着,小脑袋不停地点着。

这一年来,她己经能通过这样生动的肢体语言理解大部分日常活动。

更奇妙的是,她发现自己开始能捕捉到人们语调中蕴含的情绪——欢快、担忧、期待,这些情感跨越了语言的障碍首达心底。

"楚蛰。

"虞瑶突然认真地注视着怀中的孩子,手指轻轻点在她的胸口。

"我的"然后又指向自己"你的"最后将两人的手掌贴合在一起,轻轻摩挲。

这个动作让虞楚蛰心头一热。

她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手势时完全不明白含义,现在却深深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重量。

她学着虞瑶的样子,先是指向自己,然后指向虞瑶,最后用力抱住了母亲的脖子。

"啊!

"虞瑶惊喜的叫喊引来了附近妇女们的注意。

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阿桑拄着拐杖走来,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慈爱的笑容。

她轻轻抚摸虞楚蛰雪白的小脸,又指了指远处的神山,双手合十做了个祈祷的姿势。

虞瑶点点头,开始用手势讲述那个己经重复过很多次的故事:如何在楚水边发现漂浮的婴儿,如何看到水面上泛起的金光,如何听到龙君低语般的流水声。

虽然细节己经熟悉,但虞楚蛰每次都会为虞瑶讲述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而感动。

正午时分,部落的鼓声响起。

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中央广场聚集。

虞瑶从腰间的小皮袋中取出红土,用食指蘸取少许,轻轻点在虞楚蛰的眉心。

"祈福。

"她做出双手合十的动作,然后指向天空。

老祭司缓步走来,骨杖敲击地面的节奏与心跳神奇地同步。

他苍老的手掌覆盖在虞楚蛰头顶,吟诵的祝词像流水般倾泻而下。

虽然听不懂词句,但韵律中蕴含的祝福之意让虞楚蛰感到一阵温暖从头顶流向全身。

仪式结束后,女人们开始分发食物。

虞楚蛰得到了一小块特制的蜂蜜糕,这是只有重要日子才会享用的美味。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先递给虞瑶尝了一口,然后在养母欣慰的目光中享受这难得的甜蜜。

午后,虞瑶抱着虞楚蛰来到楚水边。

河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

虞瑶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让虞楚蛰站在她腿上,面朝河水。

"看..."她指着水中的倒影,又指了指怀中的孩子。

"楚蛰"然后手臂划出一个大圈,囊括整条河流。

"家"虞楚蛰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挣扎着下地,摇摇晃晃地走到水边,小手浸入清凉的河水中。

水流穿过指缝的感觉让她咯咯笑起来,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形成微型彩虹。

虞瑶从后面轻轻环抱住她,下巴抵在她柔软的发顶。

不需要言语,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河水流动,听着风吹芦苇的沙沙声,感受着彼此的心跳。

夕阳西沉,为楚水披上一层金红色的轻纱。

虞瑶抱着己经昏昏欲睡的虞楚蛰踏上归途。

晚风送来野花的芬芳,远处传来归巢鸟儿的啼鸣。

虞楚蛰的小脑袋一点一点地靠在虞瑶肩头,半梦半醒间,她感觉养母轻轻哼起了那首熟悉的摇篮曲。

曲调简单却温暖,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两人紧紧相连。

在这一天的尾声,虞楚蛰朦胧地意识到:语言或许能传递信息,但真正的心灵相通,却需要更纯粹的方式——一个拥抱的温度,一次对视的理解,一段无声的陪伴。

在这个上古时代的第一个生日,她收获的不仅是成长,更是一种超越言语的情感智慧。

当虞瑶轻轻将她放在铺着兽皮的睡榻上时,虞楚蛰在梦中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她的手中还紧握着一片虞瑶给她的彩色贝壳,那是今天收到的众多礼物中最普通的一个,却因为赠予者而变得无比珍贵。

夜色渐深,星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洒落,为熟睡的母女二人盖上轻柔的银被。

在梦中,虞楚蛰看见自己站在一条光芒构成的桥梁上,一端连着过去,一端伸向未来。

而此刻,她正稳稳地站在最美好的当下。

或许在这个语言不通的世界里,她学会了用心灵去感受最纯粹的情感。

那些温暖的拥抱、关切的眼神、轻柔的抚摸,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或许,在这个上古时代的第一个生日,她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真正的沟通,从来都不需要依赖复杂的语言。

(这里有个需要解释的地方)问:为什么?

虞瑶要和虞楚蛰打手语?因为 虞楚蛰作为现代人,完全不懂上古时期的古汉语发音(当时的语言可能接近原始汉藏语系),在因为她现在的身体是个小婴儿,而小婴儿的听觉系体也尚未发育完善,无法准确分辨陌生语言的音素差异。

所以手语作为最原始的视觉沟通方式,能跨越语言代沟。

2. **婴儿的生理限制**1岁左右的婴儿本身处于语言习得初期,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主要依赖肢体语言交流。

虞瑶本能地会采用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方式与婴儿沟通,这是符合人类育儿本能的自然反应。

1. **原始社会的交流方式**在文字尚未成熟的虞朝,部落间普遍存在语言差异(参考《庄子》中记载的"越人语天,楚人语地")。

手势、图画、结绳等非语言交流在当时本就是重要补充手段,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岩画也印证了这一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