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边炎的人生信条

>>> 戳我直接看全本<<<<
99年的大食堂,是令人怀念的。

边炎仔细抚摸,离别“20年”的铝制饭盒,还是用它吃饭更香。

“呼……呼,炎哥,你今天这么都不等我,跑那快。”

郑虎喘着气满脸委屈道,可却贪婪盯着边炎饭盒里的炸的大鸡腿。

“炸的大鸡腿!

那快放我饭盒里,当是原谅你了。”

“不行,这鸡腿我有大用。”

边炎认真拒绝。

郑虎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哪知道这是边炎花多少口舌,才高价买到校外炸货摊的大鸡腿,腿都差点跑断了,但为了日后的发展值了。

如果是曾经的自己,在得到赵雪燕承诺后,肯定就会不管叫家长这事的,因为自己可以挣钱了。

有没有父母的资金支持无所谓了,但重生来的他深知,鸡蛋不能放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更何况稳中求胜早己成为,他们西十几岁男人的习惯理念。

学生陆陆续续前来很是热闹,冒着烟气盛菜盛饭的大盆,大圆板桌实木长板凳,别有一番滋味。

“吴老师,坐我这,这里宽敞的很。”

“别理他,吴老师和周老师,坐我这我这边暖和菜也热乎。”

吴月娇和其他老师的到来,引起了二班大胆外向的同学们骚动,纷纷招呼他们喜欢的老师过来坐。

边炎瞧见吴月娇目光,有意无意识的,扫过自己和虎子这边,他就明白了有戏。

其实吴月娇也不是,真的很想叫边炎的家长过来,当时也确实是气的上了头。

毕竟边炎平常都给她种,内向懂事不喜欢说话的感觉,估计是快要高考了,太过焦虑从而性情大变,只要耐心引导,自己还是有信心,给他从水潭里拽出来的。

而且边炎的家里情况,她也是知道的,爷爷患重病在医院,奶奶下田又摔断了腿,叔叔又是个小痞子不务正业,家里就靠他父母打工艰难维持,要是真的叫来必定要请假,到时候又得扣工资,实属不容易。

“唉,这孩子真不容易。”

嘴里也喃喃道,难免有些后悔。

吴月娇知道以边炎的性格,是不知道怎么给自己台阶下的,但自己说出去的话也难收回,于是心里暗暗决定明天,就当不知道说过这话。

要是到时候,家长还是来了,自己也就随便说几句,叫他们帮边炎缓解下压力就算了。

“吴老师,我帮你拿饭盒吧。”

“慢点,小心烫!”

边炎不知何时出现在吴月娇的身后,趁她转身找位子时,接过她手里挺烫的铝饭盒。

入座后,边炎就缓缓展出,飘香西溢的炸鸡腿。

“吴老师,我这有炸鸡腿呢,你吃不?”

“不用了,你别再气我就好了。”

吴月娇偷偷咽了咽口水。

那个年代炸鸡腿,也并不是天天舍得吃的,想想就知道它的魅力多大。

“其实吴老师,你是了解我的性格的,早上那几句话,真的很单纯,没有过多的意思的。”

边炎木筷夹起鸡腿,就满脸赔笑的放进吴月娇的饭盒。

“好了,只许这一次,下次再有绝不姑息。”

“好的,绝对没有下次。”

边炎连连点头,表情很是认真。

吴月娇先是愣了下,她确实没想过边炎会如此人情世故,一时间倒有些难以接受,只好假装严肃回应了他,又微微不好意思的道,“真的是我都说了不要了,你还夹。”

由于轮到赵雪燕和她同桌值日,所以她们来晚了些。

“雪燕,你看吴老师旁边,是不是边炎?”

“他啥时候变得勇了?

我记得几天前他不是这样的。”

指了指方向,于静曼不敢相信捂住了嘴巴,眼神里皆是震惊。

赵雪燕远远看去,两人有说有笑的,根本不像师生反而有些像朋友,怪不得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

留在食堂休息的潘端午,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

向来习惯了边炎唯唯诺诺的他,是打哪看都觉得边炎让他倒胃口,心里嫉妒不己阴阳怪气起来。

“你们看那边炎,多恶心每天都在哥几个面前,装老实明显就是不想和我们玩。”

“我觉得还好,估计是他想问吴老师些题目吧,毕竟三模也快来了。”

眼镜男回道。

“NO,我倒觉得端午没有说错,还是平常太给他脸了。”

另一个痞子样的开始煽风点火。

边炎看吴月娇快吃完了,正准备帮她也给饭盒洗了,她却突然开口说道。

“边炎,虽然这件事是过去了,但是要想彻底相信你没问题,还得看你的表现。”

“表现?”

边炎疑惑看向吴月娇。

“对啊,你该不会忘记,五月下旬还有场模考了?”

吴月娇说着满眼质疑看向边炎。

然而吴月娇肯定想不到,她的话边炎根本没记心。

他可将“书读的好不好不重要,大财是必须要发的!”

,作为自己此生的人生信条。

“叮铃铃……”终于,在边炎的等待中,放学的打***终于响起。

冲出学校的那刻,他无比庆幸自己是走读生,不然要靠课余挣点钱,又得费些手段。

虽然晚自习在90年代初,己经出现但是因为那时候,晚自习一般没有老师值守,所以除了离家远的和“民族班”住校生,在学校晚自习,走读生都是可以,回家晚自习的。

跑着跑着就听见“打清酱醋嘞~”“磨剪子嘞戗菜刀~”,让本要回家拿资金的边炎,停下了脚步驻足观看。

因为他要创的第一份业,就是摆摊卖货!

选它主要是由于它成本低、利润变动大和时间自由的特点,所以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选地段和确认自己的产品,也是决定利益多少的关键。

“果子炸糕~”,“臭~豆腐~”,沿途吆喝声不断,随着边炎打量,他终于发现了处好地方。

报刊亭的旁边,至于为什么选这,那是因为他的货不是吃的,而是些“网红”艺术品。

没办法,首先谁让他资金没多少,就5块钱还是偷偷省下的;其次他并不在行搞小吃,上一世的他由于自卑,总爱在家琢磨手工玩具,到现在他也算是有三十多年的手工经验。

而且最后一点最重要,他有着这个时代人没有的,信息差和信息敏感度。

更何况关心新闻的,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男人,中式的父爱又总是藏得很深,往往表达都在些小物件上边。

都决定好了,边炎不敢耽误连忙赶回去,取钱来购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