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味道不属于任何现代化学制剂,而是来自民国线沈清婉正在调配的矿物颜料。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鱼胶碗里画着《拾画》的工尺谱,首到陆深的纳米修复仪蓝光扫过碗沿。
"配比不对。
" 陆深的声音带着金属冷感,"生漆与桐油的比例应该是 7:3。
"林夏猛地惊醒。
她发现自己竟在鱼胶里掺入了朱砂 —— 那是沈清婉当年遮烫伤时用的金箔原料。
更诡异的是,碗底沉淀的颗粒在冷光下排列成《拾画》里柳梦梅的折扇纹样。
"你在听我说话吗?
" 陆深按住她发抖的肩膀,"父亲来电说,董事会要求三天内完成修复。
"林夏抬头望着他金丝眼镜后的瞳孔。
那里映着青铜器表面的星图裂痕,与霍展霆在民国线里的眼神重叠。
她突然意识到,陆深每次靠近镜面时,袖口都会露出故宫守陵人的螭纹刺青 —— 和霍展霆西装上的纹样如出一辙。
沈清婉握着霍展霆送的青铜镇纸,发现底部刻着《拾画》的唱词:"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墨迹在烛光下显影出故宫御花园的平面图,每个太湖石的位置都对应着青铜器上的星图裂痕。
"展霆,这镇纸..." 她转身想问,却看见他正在拆解一把勃朗宁手枪。
枪管内侧刻着的工尺谱符号,与《琅嬛镜谱》里 "九宫飞星阵" 的方位完全吻合。
"明天大帅要验收《牡丹亭》实景演出。
" 霍展霆将子弹推上膛,"你扮演杜丽娘,我负责安保。
"沈清婉注意到他的领带夹是故宫的琉璃瓦造型。
这个细节让她想起戏班老班主临终前的话:"霍家世代守护的,是藏在戏文里的龙脉。
"林夏在《琅嬛镜谱》夹层发现半阙《拾画》唱词:"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 墨迹在紫外线照射下显影出故宫排水系统的三维图,每条暗河的走向都对应着青铜器裂痕的分支。
更惊人的是,水流交汇处的坐标,正是民国线沈清婉藏定情信物的夹墙位置。
"看这里。
" 陆深将青铜器裂痕扫描图叠在故宫平面图上,"这些星轨的交点,正好是故宫里十二口古井的位置。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在民国线中,霍展霆正用同样的方法破解青铜器密码。
当他将沈清婉的金箔贴面嵌入镜面时,青铜器突然显现出故宫地下密室的三维地图。
地图上标注着:"七世轮回,坤宁重生。
"当林夏开始 "配漆" 工序时,实验室里自动播放的《拾画》转为《叫画》的哭腔。
她的手指被生漆灼得通红,却在镜中看见沈清婉用金箔贴面时的从容 —— 这种身体记忆的矛盾让她更加痛苦。
"你知道《拾画》为什么是柳梦梅发现画像吗?
" 林夏喘息着问,"因为那是杜丽娘为自己准备的葬礼。
"陆深的纳米修复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
仪器显示,镜中生物组织的碳 14 检测结果为 1937 年,与故宫文物南迁的时间完全吻合。
更诡异的是,这些组织的 DNA 链呈现出量子纠缠态,与林夏和陆深的基因形成三角闭环。
深夜的故宫,林夏独自留在实验室。
她抚摸着修复好的青铜器,突然听见《拾画》的唱腔从镜面深处传来。
镜中浮现出沈清婉与霍展霆在御花园的秘密约会,他们脚下的地砖缝隙里渗出鲜血,与青铜器裂痕的走向完全一致。
"你到底是谁?
" 林夏对着镜面低语。
画面突然切换,她看见霍展霆在密室里将故宫十二口古井的水样注入青铜鼎。
鼎身上浮现的工尺谱符号,正是现代实验室警报器的声波频率。
与此同时,远在香港的陆深收到父亲发来的加密邮件。
附件里是 1937 年故宫文物南迁的路线图,而标注的 "离魂处",正是林夏此刻所在的实验室位置。
路线图的边缘,用朱砂写着一行极小的字:"霍家守陵人,护镜七世孙。
"第二天清晨,林夏在显微镜下发现青铜器裂痕里藏着第三层密码。
当她用特定频率的紫外线照射时,裂痕中浮现出《拾画》唱词的三维投影。
这些文字的排列方式,竟与故宫太和殿前的日晷刻度完全吻合。
更惊人的是,每个字的发音对应着青铜器铸造时的钟鼎文,而整体组合起来,正是打开坤宁宫密室的密码。
"这不仅仅是密码," 陆深盯着全息投影,"这是时空坐标。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在民国线中,霍展霆正用同样的方法破解青铜器密码。
当他将沈清婉的金箔贴面嵌入镜面时,青铜器突然显现出故宫地下密室的三维地图。
地图上标注着:"七世轮回,坤宁重生。
"林夏的手指悬在密码输入区上方。
她突然意识到,每个密码字符都对应着《牡丹亭》的一出折子戏,而第十个字符 "圆",正是《圆驾》里杜丽娘与柳梦梅团圆的舞台造型。
当她输入这个字符时,实验室的警报系统突然播放《圆驾》的***唱段,青铜器表面浮现出沈清婉与霍展霆投井前的全息影像。
"不要按!
" 陆深试图阻止,却己经太迟。
青铜器发出刺眼的光芒,将林夏笼罩其中。
她最后看见的,是陆深眼中的恐惧与霍展霆在民国线中的泪水重合。
当光芒消散时,实验室里只剩下一面完好无损的青铜镜,以及地上两件空荡的白大褂。
镜面倒映着故宫的琉璃瓦,而在民国线的坤宁宫,沈清婉与霍展霆正对着同一片月光,手中握着半块相同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