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暂时放下恩恩怨怨,联合打造搭载着巨型天基轨道炮和偏导无人机的太空战舰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撞击。由于时间太紧,尽管各国通力合作,到了2147年元旦,也就是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之际,也只完工了一艘战舰,即“后羿号”。
后羿号长达1.2千米的轨道炮向小行星发射了六枚超高速巨型弹丸,虽然全部取得直接命中,却也仅仅是将其一分为二,一半撞上了月球,另一半依旧向地球奔来。第一道防线,破防。
随后,后羿号又放出千余架偏导无人机,意图将小行星顶出撞击路线,却由于小行星自身的强电磁辐射和超高温,无人机在接触到小行星之前便纷纷受损失灵,第二道防线也被突破。
再随后,各国军方又向小行星发射了数以万计的反导拦截弹,甚至发射了新型无污染核弹,但拦截均以失败告终,小行星还是一头撞上了地球。而落点,正是位于东夏国西北部的河西省甘武市。
碰撞发生后,一波又一波灾害接踵而至,地震、海啸、瘟疫、火山爆发、有毒气体、遮天蔽日的烟尘、缺乏光照导致的极寒、被抛洒硫酸后沸腾的海洋……
仅过了短短的三个月,陆地生物即锐减90%,海洋生物则减少了70%,地球表面从此不再适宜绝大部分生物存活,变成一片死寂。
先前已接近百亿的世界人口,在撞击后仅剩下不足10亿。就是这10亿幸存者也只能躲进地下,靠着最多只能支撑十年的储备物资度日。
在物资极度匮乏之下,人们开始铤而走险,一支支探险队套上防护服,背上为数不多的饮用水和干粮,爬出地表,企图从这炼狱中寻得一丝生机。自此,又有数十万人倒在了搜寻的路上。
终于,在2155年和2157年,储备物资即将告罄之际,两支探险队分别在小行星的落点东夏国甘武市和溅射碎片的落点奥斯椎利亚国堪培市发现了生的希望。
这两处的撞击中心均有一个直径数千米的无底深渊,深渊不断地向上升腾着热气,在热气的裹挟下陨石坑周围的空气也纷纷升温并抬高,进而各自引发了一股包裹住整个陨石坑的风暴。
深渊周边的陨石坑内气温适宜,富含可供饮用的降水,土壤极其肥沃,更重要的是,能接受到光照。两支探险队将消息散播给躲在地下的同胞之后,凡是有条件的幸存者皆背上行囊,向这两处仅存的沃土涌去。
两座城市的人口很快便接近百万,人们在这里开垦农田、种植草木、发展畜牧、重建家园。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两处“沃土”之下,隐藏着致命的危机——辐射;而更加致命的是,这辐射并不只针对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