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掺了水的牛奶,浓淡不均地笼着市心公园,巴掌大的银杏叶沾着晨露,
软乎乎落在长椅上,洇出一小片深浅不一的湿痕。小杨蹲在椅边,后背绷得像拉满的弓,
手机屏幕的冷光把他脸映得惨白——“ETF50 亏损9.8%”的红色数字,
像根细针一下下戳着他的心慌,每跳一下都牵扯着太阳穴发疼。他攥手机的指节绷得泛白,
后槽牙都咬酸了,额前碎发被手心的冷汗浸得一绺一绺贴在脑门上,
脚边扔着个没吃完的肉包,塑料袋被捏得皱成一团,油星子渗出来沾了点裤脚。
瞥见穿灰布衫的李伯端着茶缸慢悠悠走来,他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猛地站起来,
膝盖“咚”地磕在椅腿上,疼得龇牙咧嘴也顾不上揉,
只盯着李伯的茶缸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李伯的搪瓷茶缸磕出了小豁口,
“券商退休纪念”的蓝漆被岁月磨得只剩半边,露出底下的白瓷,
缸沿还沾着点昨晚泡的龙井茶渍。他把茶缸往石桌上一放,“咚”的一声轻响,
腾出手拍了拍身边的空位,指腹上的老茧蹭得木板沙沙响:“慌啥?钱还没长腿跑了,
你倒先乱了阵脚。”他眯眼打量小杨,嘴角勾起一抹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朵菊花,
“看你这脸皱的,比我这老头子盘了十年的核桃纹还密,昨晚没睡好吧?
我隔着三米都能看见你眼下的青黑。”他说话时带着点龙井的清香,声音不高却稳,
像初秋的阳光似的,晒得人心里暖融融的,比任何定心丸都管用。小杨一屁股坐下,
椅子腿在石板路上划得刺耳,手机“啪”地拍在石桌上,震得茶缸盖都跳了跳,
滚到桌边差点摔下去。“李伯您快救救我!”他往前探着身子,鼻尖都快碰到屏幕,
眼尾泛红——这三万块是他省吃俭用三个月攒的房租备用金,每天中午啃最便宜的素菜包子,
地铁都只敢坐公交换乘,前阵听办公室老周说“ETF比股票稳,闭着眼买都赚”,
他脑子一热就全投了ETF50,结果刚买就跌,夜里每隔一小时就醒来看盘,
眼下都挂着青黑的眼袋,“才三个月就跌了快10%!这到底是啥玩意儿?
是不是碰上骗局了?老周是不是拿了券商的回扣坑我?
”李伯慢悠悠翻开膝头那本卷边的《股道》,深蓝色的封皮都被磨得起毛,
书页间夹着的2004年ETF50成立公告都泛黄了,边缘被手指磨得发脆。
他用食指关节敲了敲封面,力道不轻不重:“骗你?我这把老骨头都敢把养老钱投进去,
能是骗局?”他指尖点了点书的扉页,上面“买股先看根”五个钢笔字力透纸背,
那是他刚入券商时师傅教他的,“这是把沪市最能打的50家公司打包成了‘股票篮子’,
你买一手,就相当于同时成了茅台、工行这些龙头企业的小股东——相当于你开了家杂货店,
同时进了茅台的酒、伊利的奶、工行的理财产品,不用单独找经销商谈合作,多省心。
”他顿了顿,端起茶缸抿了口,白雾从杯口飘出来,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这篮子的根,
就是沪市的核心资产,比咱们公园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还稳。你同事没坑你,是你太急了,
刚栽的小苗哪能立马开花结果?我1998年买的茅台股票,前三年都没怎么涨,
现在翻了多少倍你知道不?”小杨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指缝里还沾着点早餐的包子屑,
把手机往李伯面前又推了推,声音还带着点没缓过来的气音:“核心资产咋选的?
总不能是基金经理闭着眼挑50个名字响的吧?”他刚入市时买过一只“明星基金”,
基金经理号称“选股达人”,结果重仓了几只搞概念的小盘股,半年就亏了30%,
他割肉离场时心疼得三天没吃好饭,现在一提“选股”就犯怵,“我之前买的基金,
经理说选的都是好公司,结果转头就暴雷,这ETF50不会也这样吧?
”李伯从布兜里掏出副黑框老花镜戴上,
镜腿还缠着圈透明胶带——那是上次晨练时掉地上摔裂后,他自己找孙女的文具胶带粘的。
他指尖在屏幕上慢慢划着,指甲盖因为常年翻书有点泛黄,
精准圈出“成分股”三个字:“比选社区晨练队的领操员还严,有一套铁规矩,
不是谁名气大就选谁。
首先得是上证180指数里的‘优等生’——那里面已经是沪市规模前180的公司,
相当于先从全校几千个学生里挑前180名,再从里面选尖子生,门槛就卡死了。
”他怕小杨听不懂,又举了个接地气的例子:“就像咱们公园选广场舞领队,
先得是经常来晨练、身体硬朗的在沪市上市满一年,
再得是身材好、动作标准的规模靠前、盈利稳定,
最后还要看大家愿不愿意跟她跳股东结构合理,不是光会说场面话就行。
”“然后算两笔硬账,一笔都不能少。”李伯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特意放慢语速,
“第一笔是‘自由流通市值’,这可不是大股东攥着不卖的‘死钱’,
是真能在市场上买卖的‘活资产’,就像菜市场里摊主真正摆出来卖的菜,
不是他自己留着吃的那部分,这才是公司的真家底;第二笔是‘日均成交金额’,
得保证每天都有足够多人买卖,最少也得有几千万成交额,不然你想卖的时候都没人接盘,
这不就砸手里了?”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流动性差的就像掉链子的自行车,
骑不动还耽误事,直接淘汰。你之前买的小盘股为啥难卖?就是因为每天成交的人少,
有时候一天就几百万成交额,就像偏僻小巷的杂货店,
想转让都没人要;ETF50里的公司,每天成交几个亿,就像市中心的大超市,
啥时候想卖都有人买,多省心。”他突然指着屏幕上“赛力斯”的名字,声音提了些,
带着点“你看我说得没错”的笃定:“你看2024年12月那波调整,
这新能源龙头为啥能进?自由流通市值冲进前40,每天成交都热闹得很,
就像晨练时最受欢迎的太极队,人越来越多;反观特变电工,排名掉出60名,
成交也冷清了,就得给新人让贤。”说着捡起片带露的银杏叶,在石桌上画出筛选流程,
叶脉的纹路刚好当箭头:“上证180筛一遍→算两项指标→排前50,
每半年还会重新排一次,就像足球队换替补,状态不好的坐冷板凳,状态火热的才能上场。
”他擦了擦手上的露水,又补充道:“这规矩是上交所公开的,不像有些基金经理,
选股全凭感觉,ETF50的成分股在交易所官网随时能查,明明白白,不玩猫腻。
”小杨赶紧掏出笔记本——那是他大学时用的旧本子,封面印着校徽,边角都磨卷了,
现在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重点处还用红笔圈着,有的地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示意图。
他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连李伯沾着露水的指尖动作都没放过,生怕漏记一个字。
写到“每半年调整一次”时,他突然抬头,笔尖悬在半空:“那要是我刚买进去,
手里的成分股就被调出了咋办?会不会亏啊?我之前买的基金就突然换仓,把我套得死死的。
”“放心,调仓是批量的,不会一下把你手里的股全换了,而且调出前会提前公告。
”李伯笑着摆摆手,“就算真调出了,ETF基金会自动把旧股卖掉买新股,
你不用操一点心,就像小区物业换保洁,你该住还住,不影响生活。”小杨点点头,
赶紧在笔记本上补了句“调仓是优化,不用慌”,还特意画了个安心的笑脸。
“茅台占12.57%!”小杨突然指着持仓明细惊呼,手指重重戳在屏幕上,
力道大得都泛白了,手机壳上女儿画的小兔子图案都被按得变了形,“那它要是跌了,
整个ETF不就跟着倒霉?我这持仓里,光茅台的波动就占了一大半!前几天茅台出季报,
说增速比去年慢了0.5个百分点,当天就低开2个点,我账户里的钱一下就少了六百多,
晚上觉都没睡好,满脑子都是‘要不要卖’。”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眼神里满是后怕,
仿佛又回到了那天早上打开账户的瞬间。李伯被他这急乎乎的样子逗笑了,
从布兜里摸出个掉漆的旧算盘——那是他1985年刚进券商时用的,算珠都被磨得发亮,
边缘还刻着他的名字缩写。他“噼啪”拨了两下,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
在晨公园里格外显眼:“这叫‘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说白了就是谁的‘活资产’值钱,
谁说话就有分量。茅台现在自由流通市值快两万亿,在ETF50里就是‘带头大哥’,
它涨1块,ETF50就得跟着涨1毛2;它要是跌5%,
光这一只股就能拉低整个指数近0.6个百分点,确实影响大。”他把算盘往小杨面前一推,
算珠还在微微发颤,指着上面的数字:“但也不用太慌,前十大权重股加起来快占一半了,
招行6.82%、中国平安7.23%、长江电力4.71%都是主力,
相当于‘大哥’后面还有一群‘得力小弟’。2023年茅台年报一出,净利润涨了15%,
当天ETF50直接高开1.8%;但2024年平安因为车险理赔激增跌了3%,
茅台却涨了1%,一涨一跌就抵消了不少,ETF50只掉了0.5%,
比单独买平安亏得少多了。”李伯拿起算盘拨了个复杂的算式,
算珠碰撞声此起彼伏:“这就是‘篮子’的好处,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要是你单独买茅台,它跌5%你就亏5%;但在ETF50里,还有其他股托着,
风险就分散了。看ETF50的脸色,先看这十位‘老大哥’的动静准没错,
就像看小区治安,得看保安队整体实力,不是单看一个保安。”小杨盯着算盘发愣,
忽然“噗嗤”笑了,掏出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圆乎乎的茅台瓶,瓶身上还画了个小皇冠,
旁边标着“带头大哥 12.57%”,又在下面画了招行、平安的简笔画,
分别标着“理财小弟”“保险小弟”。李伯凑过来看见,嘴角的皱纹笑得更深了,
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脑勺,力道很轻:“小子脑子转得还挺快,就这么记,比死背数字强。
投资就是要找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记,别被那些专业术语吓住。”小杨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之前就是被“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这些词搞得晕头转向,现在这么一画,一下就懂了。
晨风吹过,银杏叶落在笔记本上,他顺手捡起来,夹在刚记完的那一页,像个小小的书签。
小杨翻到行业分布页面,眉头又拧成了疙瘩,手指在屏幕上反复划着金融股的占比条,
屏幕都被他划得有点花了:“金融股占33.39%,也太集中了吧?
万一银行坏账增多、保险理赔爆雷,我这钱不就打水漂了?”他的肩膀垮了下来,
声音都低了些,“去年我听银行理财经理推荐,买了一只城商行的股票,本来看着股息高,
结果突然爆出来坏账率飙升,一下跌了40%,现在还套在里面,连本都回不了,
每次看持仓都心疼。”李伯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工行大楼,晨光把玻璃幕墙照得发亮,
像铺了层金箔,格外气派。“你那是买错了,把小作坊当成了大超市。”他语气肯定,
端起茶缸喝了口茶,“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工行、建行这些国有大行,背后有国家托底,
是实体经济的‘钱袋子’,稳得很。2024年央行降息后,银行股股息率涨到5%,
比一年期定存还高两个点,外资都抢着买,你以为人家傻?
”他指了指屏幕上的工行财报:“你看工行2024年的坏账率才1.18%,
比去年还降了0.05个百分点,利润涨了3%,这么扎实的家底,咋会爆雷?
而且ETF50里的金融股不是一家,是工行、建行、招行、平安一堆龙头,
就算某一家短期有点波动,其他的也能顶上,就像咱们小区的保安队,不是一个人在站岗,
就算一个人临时有事,还有其他人守着,安全得很。”他又点了点“消费”板块,
语气变得家常,就像在说柴米油盐:“再看茅台、伊利、海天,都是咱们每天离不开的东西。
经济再难,人总得喝酒应酬吧?谈生意、办喜事,哪样离得开茅台?
总得给孩子买牛奶补充营养吧?炒菜总得放酱油吧?这些都是刚需,不是可有可无的。
”李伯指了指小杨脚边的肉包:“就像你早上买包子,再贵也得吃,
不会因为涨了五毛钱就饿着肚子。这些消费公司的现金流比咱们工资卡还稳,
每个月都有进账,不用担心突然断顿,比那些靠概念炒作的公司靠谱十倍。
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茅台照样卖得好,分红都没减,这就是硬实力。
”他翻开《股道》,从里面抽出张叠得整齐的旧报纸,2014年的财经版都泛黄卷边了,
上面还有他当时用蓝笔做的横线批注,有些地方字迹都模糊了。
“十年前金融股占比快70%,那时候这篮子确实有点‘偏科’,就像孩子只学数学,
语文英语都不行;现在不一样了,
信息技术8.36%、医药卫生5%这些新兴行业慢慢上来了,
中芯国际、寒武纪这些科技股也挤进来了,科目越来越全,成了‘全能选手’。
”李伯用手指弹了弹报纸:“我2014年买ETF50的时候,里面几乎全是银行石油,
涨得慢得很;现在不一样了,科技股占比越来越高,既能享受到金融消费的稳,
又能吃到科技成长的红利,多好。”“就像咱们家里过日子,以前全靠长辈金融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