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计划书,成了悬在所有竞争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林星染的目标很明确:做到最好。
一连几天,她都泡在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试图找到一个新颖且扎实的研究方向。
这天的午后,她终于在经济学典籍区的角落,找到了那本被誉为“研究计划圣经”的绝版参考书——《现代经济分析框架》。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书脊的瞬间,另一只骨节分明、略显苍白的手,几乎同时落在了那本书上。
林星染心头一跳,顺着那只手看去。
江屿。
他显然也没料到会有人和他争抢同一本书,尤其是在这个偏僻的书架角落。
他微微蹙眉,看清是她之后,眼神里的讶异迅速被一种“果然是你”的了然取代。
“我先看到的。”
林星染压低声音,语气却不容置疑。
这本书对她至关重要。
“我的手先碰到的。”
江屿的声音同样低沉,带着图书馆里特有的静谧感,但内容却寸步不让。
两人各执一词,谁都没有松手的意思。
书本被轻微地拉扯,僵持在书架前。
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电光火石。
书架间狭窄的通道,因为两人的对峙显得更加逼仄。
阳光透过高处的窗户,恰好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也照亮了江屿眼底的坚持和林星染脸上的倔强。
“江大学长,跟一个女生抢书,未免有失风度吧?”
林星染试图用激将法。
“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江屿的回答滴水不漏,他的目光扫过她抱在怀里的几本基础经济学教材,语气平淡无波,“而且,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未必适合初学者。”
这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瞬间点燃了林星染的好胜心。
“适不适合,看了才知道。
倒是学长,这么急着找这本‘进阶’书籍,是担心被我这个‘初学者’比下去吗?”
江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似乎不想与她进行这种无谓的口舌之争。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空着的那只手拿出手机,只看了一眼屏幕,脸色便几不可察地变了一下。
屏幕上闪烁的名字,似乎是“医院”或者某个特定的联系人。
他握着书角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显示出内心的挣扎。
那通持续震动的电话像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终于,他深深地看了林星染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被打扰的不悦,有放弃的不甘,似乎还有一丝……无奈?
下一秒,他猛地松开了手。
“给你。”
他吐出两个字,语气急促,甚至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烦躁。
然后,他不再看她,迅速接起电话,转身快步朝图书馆的安静区走去。
林星染拿到了书,心里却没有预期的喜悦。
她抱着那本沉甸甸的参考书,站在原地,看着江屿匆匆离去的背影。
他微微侧头听着电话,背影在高大的书架投下的阴影中,竟显出几分与她认知中那个高冷学神不符的孤寂与沉重。
刚才他接电话前那一瞬间苍白的脸色,和此刻略显仓惶的背影,在她脑海里重合。
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
苏晓晴的八卦、他那台老旧的电脑、还有此刻这通让他方寸大乱的电话……关于江屿的碎片信息,开始在林星染心中拼凑出一个与她最初想象不太一样的形象。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书,胜利的滋味变得有些索然无味。
这一次的“狭路相逢”,她赢了这本书,却好像触碰到了一个关于对手的、更复杂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