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墨染京华
林妙笔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一边手脚麻利地把各种画笔、颜料、宣纸在临街的摊子上摆开,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这皇城根下的太阳,起得可比她这个卖画具的勤快多了。
“墨韵斋”是她家祖传的铺子,三代人都靠这个吃饭。
铺子不大,但名气不小,尤其是到了她这一代——当然,这名气嘛,一半靠的是货真价实的好画具,另一半嘛……嘿嘿,就靠她林妙笔私下经营的“特别业务”了。
“小笔!
快,老规矩,《太子多娇》最新一期,给我来三本!”
一个穿着绸缎衫子,看着就像个富贵闲人的公子哥儿,做贼似的溜到摊子前,压低声音,眼睛却亮得吓人。
“王公子,您嗓门再大点,全京城的护卫都能帮您送货上门了。”
林妙笔翻了个白眼,从摊子底下看似随意堆放的一摞旧画纸里,利索地抽出三本薄薄的、没有封面名儿的小册子,迅速塞进对方怀里,“承惠,三十文。”
那王公子如获至宝,赶紧揣进袖袋,丢下钱,一溜烟就没影了。
林妙笔掂量着手里的铜钱,嘴角弯了起来。
这《太子多娇》,就是她那不能见光的“大作”。
画的是啥?
咳,无非就是当朝那位尊贵的太子殿下,和他那一众英俊潇洒的世子表弟们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什么太子殿下如何“霸气侧漏”,靖王世子如何“傲娇可人”,镇北侯世子如何“默默守护”……反正怎么撩人心弦怎么画,怎么缠绵悱恻怎么编。
这玩意儿,最近在京城某些圈子里火得一塌糊涂。
为啥?
因为民间不知道谁先传开的,说这届的皇子世子们,好像……嗯……都好男风!
这流言蜚语,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宫里那位万岁爷似乎都听到了点风声,据说脸色不太好看。
林妙笔才不管宫里那位脸黑不黑呢。
她只知道,她的“创作”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公子哥儿、深闺小姐,甚至某些官员,私下里都对这些画本子趋之若鹜。
毕竟,皇室秘辛加上断袖八卦,这组合,谁不爱看?
“喂,听说了吗?
宫里好像要有大动静了!”
旁边一个卖胭脂水粉的大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跟她八卦。
林妙笔立刻竖起耳朵:“啥动静?
皇上又要选秀女了?”
“不是选秀女!
是选妃!
专门给太子和几位年长的世子选妃!”
大婶唾沫横飞,“听说啊,就是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给闹的!
皇家这是急着要辟谣呢!”
选妃?
林妙笔手里的画笔差点掉地上。
辟谣?
就靠选个妃?
她心里的小人儿己经开始疯狂敲锣打鼓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近距离观察她笔下的“原型人物”,观察那些未来可能成为太子妃、世子妃的女人们!
这素材,这灵感!
她的《太子多娇》说不定能出个“选妃特别篇”,销量绝对再翻一番!
她正美滋滋地规划着未来“创作蓝图”,一个略显清冷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老板,买纸。”
林妙笔抬头,看到一个穿着素净青衣的年轻男子站在摊前。
这人长得……啧,真不错,眉目清朗,就是脸色有点过于白了,眼神也过于平静,看着不像寻常百姓。
“客官要什么纸?
生宣熟宣?
还是……”林妙笔立刻换上职业笑容。
“最普通的,韧性好些的即可。”
那男子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
林妙笔一边给他拿纸,一边忍不住偷偷打量他。
这气质,这派头……该不会是哪个王府里出来的吧?
难道也是她的“读者”之一?
她心里的小算盘又开始啪啦作响。
那男子付了钱,拿起纸,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她摊子上那些看似杂乱的画稿。
林妙笔心里一紧,她那些《太子多娇》可都伪装成草稿混在里面呢!
幸好,那男子只是淡淡一扫,并没多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林妙笔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
吓死她了,还以为“业务”要暴露了呢。
她重新坐回小马扎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炭笔和本子,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脑子里己经开始构思“选妃特别篇”的剧情了。
太子殿下会对什么样的女子青睐有加?
是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还是活泼明艳的将门虎女?
那些世子们又会作何反应?
是黯然神伤,还是争风吃醋?
哎呀呀,光是想想,就觉得素材多得要溢出来了!
她低头,在本子上快速勾勒起来。
寥寥几笔,一个华服尊贵、眉眼却带着几分不耐烦的男子形象便跃然纸上——那是她想象中的太子萧景琰。
又在旁边画了几个风格各异、但同样俊美的年轻男子,环绕左右,眼神……嗯,都颇为复杂。
她画得投入,完全没注意到,刚才那个买纸的青衣男子,其实并未走远。
他就站在街角一家茶楼的二楼窗边,目光平静地看着她,看着她笔下那流畅而传神的线条,以及她脸上那时而狡黠、时而兴奋的表情。
男子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林妙笔……‘妙笔生’……果然,有点意思。”
他的低语消散在茶楼的喧嚣中。
而楼下,我们的“妙笔生”林妙笔同学,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马甲”己经在小范围内岌岌可危,她正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仿佛己经看到了无数铜钱和灵感,正随着这场即将到来的选妃宴,向她滚滚而来。
这京城的水,看来是要被她这本小小的画册,给彻底搅浑了。
墨己研妥,只待落下,晕染这整个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