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记忆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澎湃。
她需要时间仔细梳理,但眼下,有一个迫在眉睫的机会必须抓住!
她记得非常清楚,就在这次发烧事件后的周末,也就是三天后,会发生一件事关父亲公司初期命运的小事。
父亲林国栋经营着一家中等规模的建材公司。
此时,他正极力想拿下本市“龙腾地产”的一个大型项目的供应合同。
但竞争对手强劲,父亲的公司并无绝对优势。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只顾着埋头准备一模考试,对家里的事一无所知。
后来偶然听父亲叹气提起,说当时龙腾项目的负责人周总酷爱围棋,原本有一次极好的私下接触机会,但他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懂围棋又能作陪的人而错过了初次拉近关系的机会,后来虽然尽力争取,最终还是失之交臂。
这次失败也为公司后来的资金链紧张埋下了伏笔。
而林薇,之所以对这件事记忆深刻,是因为她大学旁听过围棋选修课,后来闲来无事更是深入研究过,棋力相当不错!
甚至前世后期,她还曾凭借棋艺帮高俊讨好过一位重要客户。
现在,这个机会她必须抓住!
但首接跟父亲说“我棋艺很好带我去”肯定不行。
十八岁的林薇是个标准的“书呆子”,从未显露过任何围棋天赋,父亲绝不会相信。
需要的是一个契机。
第二天,林薇“抱病”返校。
课间,她故意绕到教师办公室附近,果然“偶遇”了正准备出去的班主任,也是年级里知名的围棋爱好者——李老师。
“李老师好。”
林薇乖巧地问好。
“林薇?
病好了吗?
要注意身体啊。”
李老师关切道。
“谢谢老师,好多了。”
林薇笑了笑,目光“无意间”落在李老师办公桌上摊开的一本围棋棋谱杂志上,恰好是某一期关于“大雪崩”定式的新型变招探讨。
林薇眼神微微一亮,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兴趣和一丝疑惑,轻声自语:“咦?
这个变招……好像和《发阳论》里提到的古谱思路有些奇妙的呼应?”
她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李老师听到。
李老师顿时停下脚步,惊讶地回头看她:“林薇,你看得懂棋谱?
还知道《发阳论》?”
林薇立刻装作有些慌乱和不好意思的样子,低下头小声道:“啊……我、我瞎说的。
就是小时候跟我外公学过一点点,自己瞎看看书……” 李老师顿时来了兴趣:“哦?
你外公是?”
“我外公以前是业余棋手,教过我一些基础。”
林薇含糊道(这倒是真的,只是前世她没兴趣学,今生却成了最好的借口),然后指着杂志上那个复杂的变化,怯生生地问:“老师,我觉得黑棋这里如果不应在‘拆三’,而是强硬地‘扳断’,是不是会引发更复杂的对杀?
虽然风险大,但似乎更有机会……” 她提出的观点,正是这本专业杂志上那篇文章讨论的焦点之一!
李老师彻底震惊了。
一个高三女生,生病刚回来,居然能一眼看穿业余高段棋手都在争论的难点?
这是天才啊!
他立刻热情地和林薇讨论起来。
林薇则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水平”,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和独特的理解,又在一些基础细节上“犯点小错误”,完美契合一个“有天赋但缺乏系统训练”的爱好者形象。
短短十分钟的“请教”,李老师如获至宝,看林薇的眼神完全不同了。
下午放学时,李老师特意找到林薇,塞给她几张市里围棋协会活动的邀请券:“周末有个交流活动,有很多高手在场,林薇你很有灵性,可以去见识一下,放松放松心情,对学习也有好处。”
林薇心中暗喜,脸上却露出感激和羞涩:“谢谢老师!
可是我爸爸可能不同意……” “没关系!”
李老师大手一挥,“我跟你爸爸说!
学习要劳逸结合嘛!”
一切如她所料。
当晚,李老师果然给林国栋打了电话,极力夸赞林薇的围棋天赋,并强烈建议家长支持孩子的“业余爱好”,周末带去交流会开阔眼界。
林国栋接到电话是懵的。
自己女儿什么时候会下围棋了?
还得到了围棋高手李老师如此高的评价?
他疑惑地看向正在安静吃饭的林薇。
林薇抬起头,眼神清澈又带着一丝期待:“爸,李老师说的那个活动,我好像听说……龙腾地产的周总也会去,他是市围棋协会的理事呢。”
“啪嗒。”
林国栋的筷子掉在了桌上。
他猛地看向女儿,眼神里充满了惊疑不定。
龙腾地产?
周总?
女儿怎么会知道?
还说得如此恰到好处?
是巧合?
还是…… 林薇低下头,继续小口吃饭,仿佛只是随口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消息。
但她知道,怀疑的种子己经种下。
而无论父亲是出于对女儿“天赋”的好奇,还是对接触周总机会的绝不放过,周末,他一定会带她去。
第一步棋,己然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