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群里死寂了大概十分钟。
这十分钟,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我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终于,贾宏图的办公室门开了。
他拿着手机,皱着眉头走了出来。
目光在办公区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我身上。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带着审视。
我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恭敬和询问的神色。
“贾总,您有什么指示?”
他走到我工位旁边,晃了晃手机,屏幕还亮着,正是我发的那段话。
“小甄啊,你这个群消息……”他拖长了语调,似乎在斟酌用词。
“有什么问题吗,贾总?”我一脸无辜,“我是看到您把方案都贴出来了,而且上次开会您明确说要‘亲自监督’,我觉得应该把您的精神立刻传达下去,让大家清晰方向。”
我把“亲自监督”这几个字咬得稍微重了一点。
贾宏图被我的话噎了一下。
他总不能当众否认自己说过要“亲自监督”吧?
他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啊……传达是好的,效率很高。”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嘛,具体执行层面,还是要靠你们这些骨干。”
他又开始画饼了。
“你要发挥带头作用,帮我把把关,有些细节,你看着处理就行,不用事事都找我。”
他想把担子再甩回来。
我立刻露出惶恐和深受重托的表情。
“贾总,您太抬举我了。这么重要的方案,关系到部门全体绩效,必须由您亲自掌舵才行!”
我语气坚定,充满了对领导能力的无限信任。
“我们一定坚决执行您的每一个指令!但方向性的决策,还得您来定!”
我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他,又把“决策权”牢牢按在了他头上。
贾宏图看着我,眼神复杂。
他大概觉得我有点不对劲,但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表现得完全是一个服从命令、维护领导权威的模范员工。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有点重。
“好,好……有积极性是好的。”
他没再说什么,转身回了办公室。
我知道,这第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
他暂时找不到理由来推翻我“善意”的解读和安排。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上午风平浪静。
大家似乎都在观望。
项目照常推进,但关于那个“优化方案”,没人主动提起。
就像房间里有一头大象,大家都假装没看见。
但这种平静,在下午被打破了。
第一个去找贾宏图的,是测试组的负责人,叫严瑾。
人如其名,做事一板一眼,非常较真。
她负责的项目卡在一个技术难点上,需要协调外部资源。
以前遇到这种事,她要么自己硬扛,要么找我们几个项目经理商量。
但今天,她直接拿着笔记本,敲响了贾宏图办公室的门。
我竖起了耳朵。
隔着玻璃,能看到严瑾站在贾宏图办公桌前,指着屏幕在说什么。
贾宏图一开始还面带微笑,听着听着,笑容就消失了。
他身体后仰,靠在老板椅上,手指敲着桌面。
显然,严瑾提出的问题,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或者,需要他动用自己不愿意动用的资源。
我听到贾宏图的声音略微提高:“这种具体的技术问题,你们测试组自己先研究一下嘛,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严瑾不为所动,声音平静但清晰:“贾总,按照优化方案第三章第二节,需要‘打通外部资源壁垒’,这部分权限和流程,需要您明确批示。我们级别不够,无法直接协调。”
她直接把方案内容搬出来了。
贾宏图一时语塞。
方案是他自己写的,里面的漂亮话,现在成了堵他自己嘴的石头。
他憋了半天,最后只好说:“……行,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我考虑一下。”
严瑾也没纠缠,点了点头,出来了。
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脚步似乎轻松了一点。
有了严瑾打头阵,下午,贾宏图办公室的门铃接二连三地响起来。
前端开发问:“方案里说的‘用户体验极致优化’,具体标准是什么?有没有预算申请新的设计素材?”
后端开发问:“‘系统性能大幅提升’的目标值是多少?是否需要申请服务器资源?”
甚至连行政都来问:“方案提到‘优化办公环境提升效率’,是否需要采购新的办公设备?”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小锤子,敲在贾宏图那套空泛的方案上。
他开始还试图用“你们自己把握”、“灵活处理”来搪塞。
但同事们这次出奇地“固执”和“认真”。
口径异常统一:“贾总,这是您亲自制定的方案,方向必须由您来定,我们不敢擅自做主。”
“盲目执行怕偏离您的初衷。”
每个人都把我群消息里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贾宏图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勉强,解释也越来越苍白。
他第一次发现,被下属们如此“重视”和“依赖”,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他躲在办公室里的时间越来越长。
下班时,我看到他桌面上摊着那份方案,上面似乎多了些随手记的笔记。
他皱着眉头,盯着方案,第一次显得那么“投入”。
我知道,那几张轻飘飘的纸,开始变得有分量了。
压在他的肩上,也压在他的心上。
这才只是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