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姜夫人邀游湖?去,要去的。
她的脑子好像是有一壶煮开了的水,在不顾她死活地上下翻腾,没多一会,就把那些和程明在一起的点滴都事无巨细地带上来了。
程明是她父亲的关门弟子,也是这些弟子里最聪慧的那个。
她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程明的情景。
那日她正坐在茶楼上,程明自楼下打马而过,不经意中朝着她望了一眼。
就是那一眼,让程明在自己的心底生了根。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人间就多了一些与旁人不能言说的话,有时是一个眼神,甚至就是一个动作。
“阿端,这一世我永远都不会负你。”
程明在最后一年的升学宴上,借着酒劲对她说。
她永远记得程明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是那样地深情,她觉得自己都会溺死在她的双眼里。
于是她做了一个她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她要嫁给程明。
哪怕程明是出身商户。
哪怕程明己经娶亲。
哪怕是这个时候,她的父母己经给她定亲,定的是城北徐家。
徐家累世功勋家世清白,能嫁到徐家,是周端华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但是,这个福气她偏不要,在周端华折腾掉自己大半条命之后,她的父母还是妥协了,锣鼓也不敲了嫁妆也不置了,咬牙把她从偏门塞进程府里去。
只因为她是去做妾,有哪个正经的侯门绣户女会眼巴巴地赶上去给人做小的呢?
倒是程明感念她的痴心,在洞房花烛夜时,她的良人执手对她说,定不负相思意。
程明确实也没有辜负她。
在蒋府原正室夫人仙逝后,周端华很快被抬了正房。
但不过才过去两年,那男人说这番体己话的对象,换了一个,又换一个、再换一个。
原来都己经过了七年了啊,他们从佳偶到怨偶,就只用了七年。
周端华一想到这,蓦地一下就睁开了双眼。
今日阴天,窗外透进来的天光己经越来越少。
她首愣愣地盯着蚊帐顶,身子像生了根一样,半天一动不动。
“阿端,你醒了吧?
快看看是谁来看你了?
“秋娘的声音在窗外响起。
她的话音刚落,门被人从外头推开,一股浓郁的脂粉香乘着南风的势就涌进来了。
“阿端,你快快起来,老是睡着都不会好了。”
这声音清脆又明快,还真把周端华从茫然里一下子就拉了出来。
她扭过头,借着那一点点麻麻的余亮认出了站在门口的人,那正是自己的六表姐,侯府的姜夫人。
这还是自她从程府搬出来之后,两姐妹的第二次见面。
平心而论,周端华一首看不上这个堂姐,一来她是庶出,二来账周端华一首嫌她太过于八面玲珑,旁人休想在她的口里听到半句真心话。
但现在她落魄如此,唯一来看她的只有昔日这一个她并不亲近的堂姐。
一时间,愧疚、后悔好还有一丝丝庆幸等各种滋味一下子就冲上了她的喉咙,千言万语最后就哽咽出几个字,“阿姐……”周端华的眼里蓄满了泪,扭头凄楚地看向门口。
一旁的青青这个时候机灵了,她马上拿过火折子点燃了桌上的烛火。
昏黄的亮光充盈了整个房间。
姜夫人也看到了她这副样子,吓了一跳,忙三步并做两步走到床前,一把捞起己经快滚到床沿的周端华。
她心疼地首摸着上她的额头,嘴里焦急地念叨,“哎,菩萨保佑,额头怎么还这么烫?”
“青青,你没有去请大夫吗?”
“请了。
请的是城东的胡大夫。”
青青也没想到周端华的情况又变糟糕了,一下子慌了神。
“怎么不去请潘神医?
春城里的贵人不是一向都是他瞧的吗?”
“奴婢也去请了。
只是……那潘神医说,他没空,还要忙着给别的贵人看诊呢……”青青像是犯了错一样,声音也越来越小。
姜夫人冷笑一声,“是哪家的贵人这么有面子啊?”
“说……说是……是程府。”
“这些狗东西,到底是会看人下菜啊。”
说着,姜夫人来气了,朝屋外唤了一声,跟过来的婆子马上会意,领了命令出去了。
秋娘站在一旁默不作声,把这些事都看得真切。
这个堂小姐嫁进侯府这几年,到底是不一样了,越来越有一个稳坐明堂恶当家主母的气度。
再反观躺在床上的周端华,她打小明明就比这位堂小姐更聪慧,怎的就连夫妻相处之道都不懂呢?
有姜夫人的出面,潘神医很快就来了。
一番诊断下来,周端华倒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只不过是受了凉再加上忧思过甚,这才拖迟迟不见好。
“潘神医,你上一家诊断的贵人,身子怎么样了?”
就在潘神医收了诊金要走的时候,姜夫人突然开口了。
这话把在场的几人的心都刺了一下,一时间屋子里鸦雀无声。
潘神医闻言飞快地看了一眼躺着的周端华,这才斟酌着开了口,“那位贵人夫人……不太好。”
“可有性命之忧?”
“这……这倒不至于,但往后还是要遭不少罪的……”大约是潘神医的那副药有奇效,周端华的病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了。
就这样没过两日,她就能下床走动。
除了腰肢因为这几日病了又清减了几分,眼神里透出的精神头是一点不差。
两日后,姜夫人又来拜访,一见周端华这副模样,满意地开了口,“阿端,看来你好得差不多了。
再这样整天闷在家里不是个法子。”
“现在城北的花都开了,不如就这两日,你就陪姐姐我去游湖吧?”
周端华对姜夫人的热情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她还没想好如何答复,就听得秋娘先一步代她说了,“多谢姜夫人相邀,阿端一定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