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自花灯节与叶婉兮分别后,李凛表面上一如往常地参与朝堂事务,周旋于群臣之间,但叶婉兮的身影却时不时在他心头浮现。

那夜花灯下的交谈,她灵动的眼眸、娇羞的神态,皆如镌刻于心,令他难以释怀。

这日早朝,朝堂气氛略显凝重。

边境传来急报,北方蛮夷蠢蠢欲动,似有进犯之意。

天子面色沉郁,与众臣商讨应对之策。

李凛身为睿王,自然积极建言,他条理清晰地分析局势,提出加强边境防御、操练兵马以及联合周边小国共同抗敌等策略,引得众臣纷纷点头。

然而,宰相王鹤年却另有看法,他主张以和谈为主,认为此时开战,劳民伤财,且胜算未卜。

王鹤年党羽众多,在朝堂上一呼百应,与李凛这一派争论不休。

李凛心中烦闷,他深知王鹤年此人表面上为国家着想,实则是怕战事一起,影响自己家族在边境的生意利益。

退朝后,李凛回到王府,独自在花园中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他明白,朝堂之争日益激烈,若想实现自己保家卫国的抱负,就必须壮大自己的势力。

而叶家,叶正卿在朝中威望颇高,若能与之联盟,无疑是一股强大助力。

只是,他不愿因权谋而利用叶婉兮,心中为此纠结不己。

叶家这边,叶正卿同样忧心忡忡。

他看出朝堂局势渐趋紧张,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叶正卿一生清正,只想为国家尽忠,却也难免被卷入这权力的旋涡。

他深知,在这复杂局势下,叶家需谨慎行事,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叶婉兮察觉到父亲近日的愁容,却不知缘由。

她自幼养在深闺,对朝堂之事了解甚少。

这日午后,叶婉兮去给母亲请安,见母亲也是一脸忧虑,忍不住问道:“娘,您和爹这几日总是愁眉不展,可是家中出了何事?”

林氏看着女儿,犹豫片刻,终是说道:“兮兮,朝堂局势如今不太安稳,你爹身为户部尚书,肩上担子重,难免忧心。

你如今也十七岁了,娘本不想让这些烦心事扰了你,但有些事,你也该知晓一二。”

叶婉兮心中一惊,说道:“娘,究竟是何事?

您快告诉女儿吧。”

林氏缓缓说道:“如今边境有战事之忧,朝堂上大臣们意见不一,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你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且朝中党派林立,稍有不慎,便会被牵连。”

叶婉兮听得似懂非懂,心中却也明白此事关系重大。

她说道:“娘,那女儿能做些什么?”

林氏轻抚女儿的手,说道:“你只需照顾好自己,莫要让我们操心。

日后若有合适人家,寻个好归宿,便是对叶家最大的帮助。”

叶婉兮脸颊一红,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苏逸尘。

她嗫嚅道:“娘,女儿明白了。

只是……”林氏见女儿这般模样,心中猜出几分,笑道:“兮兮,可是心中己有了意中人?

不妨告诉娘。”

叶婉兮扭捏半晌,终是鼓起勇气说道:“娘,女儿那日在花灯节遇到的苏公子,女儿觉得他……他很好。”

林氏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原来如此。

只是这苏公子,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还需打听清楚才好。

若真是个品行端正的人,娘和你爹也不会阻拦。”

叶婉兮心中欢喜,连连点头。

然而,她不知晓李凛的真实身份,也未料到,自己与李凛的感情之路,会因朝堂局势的复杂而变得荆棘满途。

几日后,李凛决定去拜访叶正卿。

他以商讨应对边境战事为由,来到叶府。

叶正卿听闻睿王来访,赶忙出门相迎。

二人在书房密谈许久,李凛表明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以及对王鹤年一派的担忧。

叶正卿深以为然,对李凛的见识和抱负颇为赞赏。

谈话间,叶正卿试探道:“王爷,如今朝堂局势如此,不知王爷可有长远打算?”

李凛心中一动,他明白叶正卿话中之意。

犹豫片刻,李凛说道:“叶尚书,实不相瞒,本王一心为江山社稷,若能得叶尚书这样的肱骨之臣相助,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只是……”叶正卿见李凛欲言又止,问道:“王爷但说无妨。”

李凛深吸一口气,说道:“本王在花灯节上与令爱叶姑娘有过一面之缘,对叶姑娘心生爱慕。

若能与叶家结亲,本王定不负叶姑娘。

只是本王不想因政治联姻而委屈了叶姑娘,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叶正卿心中暗自思忖,他对李凛的为人和能力颇为认可,若叶家与睿王联姻,在这朝堂复杂局势下,或许能为叶家寻得一条安稳之路。

只是,此事还需与夫人和女儿商量。

李凛见叶正卿沉默不语,说道:“叶尚书,此事不急,您与夫人商议后再做决定不迟。

本王对叶姑娘,是真心的。”

叶正卿点头说道:“王爷厚爱,老夫感激不尽。

此事,容老夫与内人商量后,再给王爷答复。”

李凛告辞离去,叶正卿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朝堂风云变幻之际,叶家与睿王的这一步棋,究竟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而叶婉兮与李凛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

一切,都仿佛被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等待着命运的揭晓。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