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热搜上的刺与系统的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燕大的秋意是被风卷着梧桐叶,一点点浸进图书馆的。

苏晨把《资治通鉴》第三册放回“正史”区域的高层书架,指尖还残留着线装书特有的油墨香。

他习惯性地往靠窗的老位置走——那里能看见楼下的银杏道,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人举着相机拍满地碎金。

手机却在裤袋里震动起来,屏幕亮得刺眼。

推送的热搜词条像根淬了冰的针,首首扎进眼里:#国耻是否该被时间冲淡#。

点进去,热评第一赫然写着:“总盯着八十年前的事不放,难道要让仇恨代代相传?

向前看不好吗?”

下面跟着一串附和,甚至有人阴阳怪气:“某些人就靠卖惨博流量,南京那串数字,谁还能去一一核对?”

苏晨的指尖猛地攥紧,手机壳边缘硌得掌心生疼。

他想起上周在历史系资料室翻到的《南京安全区档案》,泛黄的纸页上,救助员用钢笔写着“12月14日,新街口发现37具平民尸体,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三岁”,字迹被泪水晕开了一小片。

那些不是数字,是一个个在寒冬里凝固的生命。

“这些人……怎么敢?”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就在这时,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阵清越的提示音,像玉石相击,又像老式座钟的报时声:检测到宿主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认知冲突,符合系统激活条件。

新手礼包己发放:神级嗓音(被动技能:提升语言感染力、穿透力,增强听众共情)、知识大全(主动技能:全领域知识即时调取、整合、解析)。

苏晨愣住了,下意识环顾西周。

图书馆里很静,只有翻书声和远处饮水机的滴答声。

是幻觉?

可那声音如此清晰,甚至能“看见”一个半透明的蓝色面板在意识里浮动,上面清晰地列着两个技能的说明。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作为一个从小泡在书里的人,他不信怪力乱神,但刚才那阵提示,还有此刻脑海里突然清晰起来的《东京审判》庭审记录细节——比如1946年5月3日,检察官出示的南京大屠杀影像证据编号——都在告诉他:这不是幻觉。

指尖渐渐松开,系统面板随着他的思绪隐去。

苏晨转身往宿舍走,脚步比来时沉了许多。

风从走廊窗缝钻进来,掀起他的衣角,像在催促。

他想起上周《十三邀》节目组来燕大录制时,自己作为历史系旁听生被拉去当观众的经历。

那天录到傍晚,夕阳把演播厅的白墙染成暖橘色。

主持人许知远合上台本,忽然问嘉宾席上的徐卓云:“徐先生研究近代史一辈子,有没有什么事,是想到就觉得遗憾的?”

八十岁的历史学家沉默了很久,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摩挲着——那是苏晨在资料里见过的习惯,老人思考时总这样。

然后,他抬起头,声音里裹着近一个世纪的风霜,像老树的皮被风刮过:“但悲不见九州同啊……”就这一句,让喧闹的演播厅瞬间静了。

苏晨站在后排,看见老人眼里的光,像快要熄灭的烛火,却偏要燃尽最后一点亮。

此刻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那句诗又在耳边响起。

苏晨摸出手机,屏幕上的争议还在滚动。

他点开《十三邀》节目组发给他的观众纪念视频,画面里徐卓云的身影在夕阳里有些模糊,但那声叹息,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对自己说,脚步加快。

系统给的技能是什么,他还没完全弄明白,但他知道,有些话,必须让更多人听见。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