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夫人寻衅的事过后,谯大鹅在县尉府的日子看似平静了些,实则暗流汹涌。

小翠看她的眼神依旧带着戒备,府里其他丫鬟路过三夫人院子时,也总爱探头探脑,像是在打探什么新鲜事。

谯大鹅心里清楚,这些眼睛背后,藏着大夫人的眼线。

她没心思理会这些,只专心伺候三夫人和小少爷。

三夫人的咳嗽渐渐好了,奶水也足了,小少爷的脸蛋一天天红润起来,哭声响亮得能传到前院。

张县尉来的次数也勤了,每次都要抱着孩子逗弄半天,看三夫人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存。

“谯大姐,你说我这身子,是不是真的能养好?”

这天午后,三夫人靠在榻上,看着怀里熟睡的孩子,轻声问道。

她嫁入府中三年,前两胎都没保住,这次能顺利生下儿子,心里既欢喜又不安。

“能。”

谯大鹅正在纳鞋底——这是她闲时学着做的,打算给小少爷做双软底鞋,“夫人年轻,底子不算差,就是前两年亏了身子。

我再给您开个方子,用当归、黄芪、红枣炖鸡汤,慢慢补着,肯定能好利索。”

她不敢说太多养生理论,只捡些古人能理解的话说。

这些日子她发现,汉代的医术虽不如现代发达,但对草药的运用己有雏形,只是缺了系统的护理知识。

她那些月子中心的经验,在这里反倒成了独一份的本事。

三夫人点点头,叹了口气:“只是……大姐她总看我不顺眼。”

谯大鹅手上的动作顿了顿。

三夫人性子温和,甚至有些软弱,在深宅大院里,这样的性子最容易受欺负。

她想了想,说:“夫人不用怕。

您现在有了小少爷,就是府里的功臣。

县尉心里有数,大夫人再厉害,也不能不顾县尉的心思。”

这话像是给三夫人吃了颗定心丸,她眼神亮了些:“你说得对……有儿子在,我就有底气。”

正说着,小翠端着药碗进来了,脸色不太好看:“夫人,该喝药了。

刚才去厨房拿药,听见王厨子说……大夫人让他往后给咱们院少送些荤菜,说要给夫人‘清减’身子。”

三夫人的脸一下子白了:“清减?

我还在喂奶,怎么能清减?”

谯大鹅皱起眉。

大夫人这是明着刁难了。

产妇需要营养,克扣荤菜,明摆着是想让三夫人奶水减少,让小少爷受苦。

“别气,夫人。”

谯大鹅接过药碗,放在桌上,“她不让厨房送,咱们自己想办法。”

她转头对小翠说:“小翠,你去我屋里把那包东西拿来。”

小翠疑惑地去了,很快拿来个布包。

谯大鹅打开,里面是些晒干的小鱼虾和海带——这是她从渭阳里带来的,本想自己吃,现在倒派上了用场。

“这些东西,用水泡发了,能炖汤,也能炒菜,比肉还补身子。”

她笑着说,“我再教你几道素菜做法,保证好吃又有营养,不比荤菜差。”

三夫人看着那些不起眼的干物,又看了看谯大鹅笃定的眼神,心里的委屈渐渐散了:“真……真的能行吗?”

“您等着瞧。”

接下来的日子,谯大鹅果然露了一手。

她用干海带炖豆腐,鲜得三夫人连喝两碗;用小鱼虾炒青菜,又香又下饭。

没了荤菜,三夫人的奶水不仅没少,反而更足了。

小翠跟着学了几手,看谯大鹅的眼神也从戒备变成了佩服。

这事很快传到了张县尉耳朵里。

他来的时候,正赶上谯大鹅用野菜做了道凉拌马齿苋,翠绿的菜上撒着芝麻,看着就清爽。

“这是什么?

看着倒新鲜。”

张县尉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味道不错!

比厨房里的炖肉还爽口。”

“回县尉的话,这是马齿苋,能清热败火,适合产妇吃。”

谯大鹅解释道,“厨房里的荤菜太油腻,吃多了反而不好,不如这些野菜清爽有营养。”

张县尉看着三夫人红润的脸色,又看了看襁褓里睡得安稳的儿子,哈哈大笑:“好!

好!

还是你有法子!

那些荤菜送来也是浪费,往后就按你的法子给三夫人做饭。”

他转头对身后的随从说,“去账房支些钱,给谯大鹅,让她买些合用的东西。”

这下,连大夫人都没法再克扣了。

谯大鹅拿着张县尉给的钱,托小翠在集市上买了些黄豆、芝麻和红糖,变着花样给三夫人做吃的。

黄豆磨成豆浆,芝麻做成芝麻糊,红糖熬成糖水,把三夫人养得气色越来越好。

府里的人看谯大鹅的眼神变了。

以前觉得她是个乡下来的粗人,现在却知道她有真本事,连县尉都看重她。

有几个丫鬟婆子,甚至偷偷来找她请教调理身子的法子,谯大鹅也不藏私,简单的都告诉了她们。

这天,王主簿突然来了三夫人院子,神色有些凝重。

“谯大鹅,县尉让你去前厅一趟。”

谯大鹅心里咯噔一下:“主簿知道是什么事吗?”

王主簿犹豫了一下:“好像……是跟县里的瘟疫有关。”

瘟疫?

谯大鹅的心跳漏了一拍。

在古代,瘟疫可是能要人命的大事。

她不敢耽搁,跟着王主簿往前厅走。

路过花园时,看见几个家丁正往马车上搬药箱,神色匆匆。

到了前厅,张县尉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见她进来,停下脚步:“谯大鹅,你知道城西的事吗?”

“回县尉,刚听王主簿说了,好像是有瘟疫?”

“不是好像,是真的。”

张县尉的声音带着焦虑,“城西的贫民窟里,这几日突然死了十几个人,都是上吐下泻,浑身发热,太医说是时疫,己经封了那片区域。”

谯大鹅心里一沉。

上吐下泻,浑身发热,这症状听起来像是急性肠胃炎,也可能是霍乱。

在没有抗生素和输液的古代,确实能称得上是瘟疫。

“太医开了方子,可没什么用,还是有人不断发病。”

张县尉看着她,“我听说你懂得调理身子,还会些土方子,能不能……去城西看看?”

去疫区?

谯大鹅几乎是本能地想拒绝。

那地方太危险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染病。

可看着张县尉焦急的眼神,她又想起了渭阳里那些淳朴的村民。

若是瘟疫蔓延开来,遭殃的可不止城西的百姓,整个渭城县都可能受影响。

“县尉,民妇不敢说能治好瘟疫。”

她定了定神,“但民妇知道些预防的法子,或许能帮上忙。”

“真的?”

张县尉眼睛一亮,“快说!

什么法子?”

“第一,要把病人和健康人分开,不能住在一起。”

谯大鹅语速飞快地说,“第二,饮用水必须烧开了才能喝,不能喝生水。

第三,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要用皂角洗手。

第西,病人用过的东西,要用沸水烫过才能再用。”

这些都是现代最基础的防疫知识,却可能是古人不知道的。

张县尉听得一脸茫然:“烧开了喝水?

洗手?

这些……有用吗?”

“有用!”

谯大鹅肯定地说,“很多病都是喝了不干净的水、摸了不干净的东西才染上的。

只要做好这几点,就能挡住不少病气。”

她想起月子中心的消毒流程,又补充道:“还可以用艾草、苍术这些草药在屋里点燃,烟熏也能去去晦气。”

这个张县尉倒是懂,点了点头:“这个太医也说过。

好,就按你说的办!

王主簿,你立刻带人去城西,按谯大鹅说的做!”

“是!”

王主簿领命正要走,又被张县尉叫住。

“等等,让谯大鹅跟你一起去。”

张县尉看着她,“有你在,我更放心些。”

谯大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真要去疫区?

她下意识地想退缩,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现在是县尉府的人,若是临阵退缩,不仅会失去张县尉的信任,还可能被大夫人抓住把柄。

“民妇遵命。”

她咬了咬牙,应了下来。

出发前,三夫人让人给她拿来了一套干净的麻布衣裳和一块皂角:“谯大姐,你一定要小心,早点回来。”

小翠也红着眼圈:“我给你准备了些干粮和水,你路上吃。”

谯大鹅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跟着王主簿上了马车,谯大鹅撩开帘子,看了一眼县尉府的大门。

她不知道这一去能不能平安回来,但她知道,这是她在渭城县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若是能在瘟疫中帮上忙,她就不再只是个伺候产妇的村妇,而是能被县尉真正看重的人。

马车驶出城西门,空气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隐约能闻到一股腐烂的气味。

谯大鹅握紧了手里的皂角,深吸一口气。

疫区,她来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