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雨幕中的交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初秋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午后,苏晚正专注地用镊子将一小片桑皮纸贴合在破损的手稿边缘,窗外忽然卷起一阵风,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在了玻璃上,瞬间织成了一道密集的雨幕。

工作室里的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苏晚起身去开灯。

暖黄色的灯光亮起,驱散了室内的昏暗,却驱不散窗外那片朦胧的湿意。

她走到窗边,看着雨丝在风中肆意地飞舞,心里忽然生出一丝莫名的怅然。

这样的雨天,总是容易让人想起一些久远的事情。

她回到工作台前,重新拿起镊子,却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分散。

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陆时砚那天在电话里的声音,那丝不易察觉的轻快,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了一圈圈涟漪。

那个树叶标记,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正想着,手机又响了。

屏幕上跳动的依旧是“陆时砚”三个字。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苏小姐,你现在在工作室吗?”

陆时砚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点被雨声过滤后的模糊。

“在的,陆先生。”

“我刚好在附近,雨下得太大,想借你的工作室避会儿雨,方便吗?”

苏晚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她看了一眼窗外倾盆的大雨,点了点头:“方便,你过来吧。”

挂了电话,苏晚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工作台。

上面散落着修复工具和几张摊开的手稿,虽然不算凌乱,但在陌生人面前,她还是希望能更整洁些。

她将暂时用不到的工具放回抽屉,又把几张修复到一半的手稿小心翼翼地收进木盒里,只留下一张己经完成清洁、正准备进行平整处理的手稿摊在桌上。

做完这一切,她才发现自己的心跳有些快。

她走到窗边,看着雨幕中模糊的街道,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

没过多久,风铃再次响起,带着一身湿气的陆时砚走了进来。

他脱下被雨水打湿的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里面的白衬衫领口也湿了一小块,贴在颈间,勾勒出清晰的线条。

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发型,此刻也有些凌乱,几缕湿发垂在额前,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烟火气。

“打扰了。”

他看着苏晚,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

“没关系,外面雨太大了。”

苏晚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我给你倒杯热水。”

她转身去角落里的饮水机接水,手指有些微的颤抖。

她能感觉到陆时砚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目光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般带着审视,反而多了几分平和。

苏晚将水杯递给他,他接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

他的指尖带着雨水的凉意,而她的手因为一首待在温暖的室内,带着一丝温热。

两人都愣了一下,苏晚像触电般收回手,脸颊微微发烫,连忙转过身,假装去整理桌上的工具。

陆时砚握着温热的水杯,看着她略显慌乱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低头喝了一口水,目光落在了工作台上摊开的那张手稿上。

那是一张相对完整的建筑立面图,线条己经被苏晚清洁得十分清晰,能清楚地看到上面标注的尺寸和细节。

图纸的右下角,正是那个小小的树叶标记。

“这张图……”陆时砚开口,打破了室内的沉默,“是我曾祖父画的。”

苏晚转过身,有些惊讶地看着他:“陆先生的曾祖父,是建筑师?”

“嗯,”陆时砚点头,目光落在图纸上,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建筑师,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留下太多作品。

这些手稿,是他仅存的东西了。”

“那个树叶标记,”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陆时砚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那是苏晚第一次看到他笑。

他的笑容很淡,却像雨后初晴的阳光,瞬间驱散了他身上的疏离感。

“那是我曾祖母的名字,”他解释道,“她叫林叶。

曾祖父说,他每画一张重要的图纸,都会在角落里画上这个标记,算是给她的签名。”

苏晚恍然大悟,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原来这个看似冰冷的建筑草图里,藏着这样一段温柔的往事。

严谨的线条与浪漫的小心思交织在一起,让这些泛黄的纸页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他们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苏晚轻声说,语气里带着羡慕。

“嗯,”陆时砚点头,眼神里带着怀念,“我小时候听祖父说,曾祖父和曾祖母是在大学里认识的,一个学建筑,一个学园艺,看似不搭边,却一起走过了一辈子。

曾祖母喜欢收集各种树叶标本,曾祖父就把她的名字画进了自己的图纸里。”

雨声淅淅沥沥,工作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温暖的水汽。

陆时砚很少和人说起家族里的往事,可在苏晚面前,看着这些承载着祖辈记忆的手稿,他却不自觉地打开了话匣子。

苏晚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她看着他讲述时柔和的侧脸,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忽然觉得,这个男人坚硬的外壳下,其实藏着一片柔软的角落。

只是这片角落,很少有人能触及。

“说起来,”陆时砚忽然看向苏晚,“你为什么会选择做古籍修复师?

这个职业,似乎很冷门。”

苏晚低头笑了笑,目光落在工作台上的手稿上:“因为我爷爷。

他以前就是做这个的,我小时候总在他的工作室里玩,看着那些破旧的书在他手里变得完整,觉得很神奇。

后来爷爷走了,我就想把他的手艺传下去。”

她的语气很轻,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陆时砚看着她,看着她眼中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心里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触动。

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能静下心来,专注于这样一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雨渐渐小了,窗外的光线也明亮了一些。

陆时砚看了一眼手表,站起身:“雨小了,我该走了。

今天谢谢你,苏小姐。”

“不客气。”

苏晚也站起来,“手稿我会好好修复的。”

陆时砚走到门口,拿起搭在手臂上的外套,又回头看了一眼苏晚:“那些手稿……修复的时候,如果发现什么特别的标记或者内容,可以告诉我吗?”

“好的。”

苏晚点头。

陆时砚拉开门,外面的空气带着雨后的清新。

他顿了顿,又说了一句:“雨天路滑,你也早点收工吧。”

说完,他便走进了还未完全散去的雨雾中。

苏晚站在门口,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渐渐远去,首到消失在街角。

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回到工作室,重新坐回工作台前。

桌上的手稿静静地躺着,那个小小的树叶标记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苏晚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个标记,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跨越了时光的温度。

她忽然觉得,修复这些手稿,不仅仅是在修复纸张和字迹,更是在修复一段被时光掩埋的故事。

而她和陆时砚,也因为这段故事,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

这些交集,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原本安静的世界里,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而她不知道,这些涟漪,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汇聚成怎样的波澜。

窗外的雨彻底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苏晚深吸一口气,拿起镊子,继续手中的工作。

这一次,她的心里,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期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