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韵新声
"林小鱼瞪大眼睛,"你什么时候学的?
"梓潼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最近每天凌晨三点起来练的。
"她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唱腔要点和身段图解,"我想尝试古风主题首播。
""可是昆曲太难了!
那些专业演员都要练十几年...""我不需要达到专业水准,"梓潼的眼神坚定,"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我的诚意。
"当晚的首播间标题改为"昆曲初体验:舞蹈主播的跨界挑战"。
开播前,梓潼紧张得去了三次洗手间。
她特意换上了一件素雅的改良汉服,发髻简单挽起,只插一支木簪。
"今天尝试一段《牡丹亭》的皂罗袍,请多指教。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音乐响起,梓潼轻启朱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唱腔生涩但字正腔圆,身段虽不如专业演员,但舞蹈功底让她每个动作都优美流畅。
弹幕起初有些质疑,但很快被她的认真打动。
就在这时,一个名为"墨临风"的新ID发出了一条专业点评:[上声字赏应再高亢三分,遍字尾音拖长半拍更佳]梓潼眼前一亮,立刻按照建议调整。
第二遍时,效果明显提升。
墨临风继续指导:[水袖应如行云流水,忌刻意发力]两人一来一往,竟形成有趣的互动教学。
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礼物不断。
首播结束时,墨临风连送二十艘星河飞船,一跃成为首播间第三大神豪。
"我查过了,"林小鱼下播后说,"这个墨临风的IP在苏州,很可能是专业戏曲圈的。
"梓潼正想回应,手机同时收到三条私信:星河漫步:[周末有空吗?
想请你参观一个地方]数据先知:[整理了一份昆曲学习资料,己发你邮箱]墨临风:[如有兴趣深入学习,可推荐老师]她看着三条信息,心中五味杂陈。
这些陌生人的善意让她感动,但同时也感到一丝不安——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天,她表演昆曲的视频片段被剪辑传播,在古风圈引发热议。
首播间涌入了大量传统文化爱好者,粉丝数突破十万大关。
平台适时推出"新人王"比赛,三大神豪暗中较劲,争相为她打榜。
"你现在是平台力推的新人了,"林小鱼兴奋地说,"照这个势头,三个月内就能晋级银牌主播!
"梓潼却盯着自己满是水泡的手指和淤青的膝盖,轻声说:"我要的不仅是虚名。
"就在梓潼为比赛和传统文化传播而忙碌时,一场意外悄然降临。
平台突然发布新规定,比赛内容加入大量商业元素,要求主播们推销各类产品。
这与梓潼传播传统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梓潼,这次比赛奖金丰厚,接下这些广告吧。”
林小鱼劝说道。
梓潼陷入了沉思,她不想为了利益放弃自己的坚持,但又不想辜负粉丝和三位大哥的支持。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墨临风”给她发来了消息:[坚持你的初心,我们支持你。]另外两位大哥也纷纷表态。
梓潼心中一暖,她决定在比赛中只展示传统文化,拒绝商业广告。
比赛当天,她的首播间涌进了更多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观众。
梓潼再次唱起《牡丹亭》,这一次,她的唱腔更加成熟,眼神中满是自信与坚定。
然而,比赛的主办方却对梓潼拒绝商业广告的行为极为不满,暗中使坏降低了她首播间的流量权重。
一时间,原本热闹的首播间变得冷清,打赏也寥寥无几。
就在梓潼感到失落时,“墨临风”联合另外两位大哥,发动他们各自的人脉,在各大社交平台宣传梓潼的首播和她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心。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大量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网友涌入首播间。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梓潼一曲唱罢,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首播间的弹幕如雪花般纷飞,礼物更是堆满了屏幕。
最终,梓潼凭借真诚的表演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赢得了“新人王”的称号。
领奖台上,她眼含热泪,向三位大哥和所有支持她的观众深深鞠躬。
此后,梓潼继续在首播道路上传播传统文化,而她与三位大哥的故事,也成为了平台上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