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危机化解与商业拓展
他深知此次危机非同小可,若不能妥善解决,自己刚刚开启的财富之路便会就此终结。
时间紧迫,他必须在一天之内找到能为自己作证的“亲戚”,可这谈何容易。
苏然一边在厂区的小道上疾走,一边绞尽脑汁地思索。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起了之前在倒卖侨汇券时结识的一个叫李三的人。
李三是个老江湖,在这一片人脉颇广,虽然为人有些油滑,但或许能帮上忙。
苏然赶忙跑到李三经常出没的地方,那是一家位于街边的小茶馆,平日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人都爱来此相聚。
苏然一进茶馆,就看到李三正坐在角落,和几个小混混模样的人有说有笑,桌上还摆着几盘花生米和一壶茶。
“李三哥,我可算找到你了。”
苏然几步走到李三跟前,焦急地说道。
李三抬头一看是苏然,脸上露出一丝诧异:“哟,小苏啊,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看你急急忙忙的,出啥事了?”
苏然也顾不上和其他人寒暄,拉着李三的胳膊就往旁边走了几步,低声把自己被举报倒卖侨汇券,急需找人作证的事说了一遍。
李三听后,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小苏啊,这事可有点棘手。
不过咱兄弟一场,我也不能见死不救。
这样吧,我有个远房表亲,在这一片也算有点头脸,我去求求他,让他扮成你亲戚给你作证。
但这事儿,他肯定得担点风险,少不了要些好处。”
苏然心中大喜,连忙说道:“李三哥,只要能帮我渡过这关,好处肯定少不了。
您说个数,只要我能拿得出,绝不含糊。”
李三伸出一根手指:“至少这个数。”
“一百块?”
苏然问道。
李三白了他一眼:“想啥呢,一千块!
这可不是小数目,我那表亲平时也不缺这点钱,主要是担风险。
你要是觉得行,我现在就去联系他。”
苏然心中一阵肉疼,自己好不容易赚来的钱还没捂热乎,就要花出去一大笔。
但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咬咬牙说:“行,李三哥,就一千块。
您赶紧帮忙联系吧。”
李三嘿嘿一笑:“爽快!
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回。”
说完,他起身走出了茶馆。
苏然在茶馆里焦急地等待着,每一分钟都感觉像一个小时那么漫长。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李三终于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魁梧、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
“小苏,这就是我表亲,张大哥。”
李三介绍道。
苏然赶忙上前,恭敬地说:“张大哥,这次真是麻烦您了。”
张大哥打量了苏然一番,淡淡地说:小李跟我说了你的事。
看在小李的面子上,我就帮你这一次。
但你可得记住,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我可不会管。”
苏然连忙点头:“张大哥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钱我这就给您。”
说着,苏然从兜里掏出一叠钱,数了一千块递给张大哥。
张大哥接过钱,随手放进兜里,说:行,那咱现在就去厂里。”
三人来到厂里,苏然带着张大哥首接去了车间主任办公室。
车间主任和保卫科长看到苏然带着人来了,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主任,科长,这就是我亲戚,他可以为我作证。”
苏然说道。
张大哥上前一步,一脸镇定地说:“两位领导,小苏确实是帮我忙。
我有个朋友在海外,经常给我寄些东西,需要侨汇券去兑换。
我平时忙,就让小苏帮我跑了几趟腿。
这事儿纯粹是误会,还望两位领导明察。”
车间主任和保卫科长对视了一眼,保卫科长问道:“你说你是他亲戚,有什么证据吗?”
张大哥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掏出一本旧相册,翻出一张照片递给他们:“您看,这是我们家族聚会时拍的照片,上面有我和小苏。”
车间主任和保卫科长仔细看了看照片,又打量了张大哥一番,见他气定神闲,不像是在说谎。
而且张大哥在这一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也不好过多刁难。
“行吧,既然是误会,那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小苏,以后做事可得注意点,别再让人抓住把柄。”
车间主任说道。
“谢谢主任,谢谢科长,我以后一定注意。”
苏然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连忙说道。
危机暂时化解,苏然全身心投入到废料站的工作中。
他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在价格闯关前夕,用承包废料站的启动资金收购了一批废弃金属和布料。
随着价格闯关的推进,物价果然开始飞涨,原材料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苏然瞅准时机,将囤积的物资高价卖出,狠狠赚了一笔。
有了这笔资金,苏然的野心更大了。
他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业务。
一天,他在逛街时发现,街上的电器维修店生意都很火爆,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苏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商机。
回到家后,苏然连夜写了一份电器维修连锁品牌的计划书。
他计划打造一个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电器维修品牌,从维修技术培训、服务质量监管到品牌宣传,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然而,要实现这个计划,资金和人手是两大难题。
苏然再次想到了厂长林建国。
他带着计划书来到厂长办公室,向林建国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林厂长,您看,现在电器越来越普及,但维修服务却跟不上。
我想打造一个专业的电器维修连锁品牌,不仅能解决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厂里创造更多的收益。”
苏然说道。
林建国认真地看着计划书,不时点头:“小苏,你这想法确实不错。
但你也知道,厂里现在资金也紧张,没办法给你提供太多支持。”
苏然早有准备,说道:“林厂长,我不需要厂里出太多资金,只要厂里能以废料站的收益作担保,帮我从银行贷一部分款就行。
而且,我会优先录用厂里的下岗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维修技术。”
林建国沉思片刻后说:“这样吧,小苏,你的计划我原则上支持。
但贷款的事,还得和银行方面沟通。
你先把详细的方案整理好,我帮你联系银行的人,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苏然心中大喜:“谢谢林厂长,我这就回去准备。”
离开厂长办公室,苏然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但他也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
银行贷款能否顺利批下来,人员培训如何高效进行,品牌又该如何推广,这一系列问题都摆在他面前。
不过,苏然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