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贾彪西行,党锢祸解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没过两日,洛阳皇宫出现大青蛇连同“天下黯,青龙现,土木兴,王朝换”的谶语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就连洛阳周边的颍川、南阳等郡也广为流传。

家住颍川郡定陵县的太学生领袖贾彪正在为如何营救自己的好友李膺、杜密等党人而烦恼,听到了洛阳传来的消息后,顿时一拍大腿说道:“真是天助我也!”

说罢,他让手下仆人给他安排马车,要前往洛阳救人。

这时,仲弟贾虢连忙劝阻贾彪道:“大兄不可如此,如今洛阳乃龙潭虎穴,此去必有危险。

元礼、周甫等人俱是当世名士又是朝廷高官,却依然遭受遭宦官迫害;而汝名气不如元礼,才智不如周甫,又是白身,如何能够救得他们。”

贾彪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山人自有妙计,吾不西行,大祸不解。”

槐里侯府内,城门校尉窦武、太傅陈藩、尚书令霍谞等同榻而坐。

榻前,有一衣着朴素的中年儒生昂首站立,正是贾彪。

“彪,今日前来,有一事不明,特来向诸位大人请教。”

听到贾彪开口,太傅陈藩起身,心情沉重地说道:“伟节要说之事,我等俱都明白,老夫等人几番据理力争,然圣意难违,徒可奈何!”

说罢,陈藩竟忍不住掩面而泣,窦武和霍谞亦心情沉重。

这时,贾彪又开口说道:“彪虽不才,却有一浑水摸鱼之策,供诸位大人参详。”

众人一听,都来了兴趣,连忙对贾彪说道:“伟节快快说来!”

只见贾彪轻轻一捋胡须说道:“此计甚是简单,只需……”……洛阳黄门北寺狱,中常侍王甫正在依次审讯囚犯。

由于北寺狱条件艰苦,很多犯人刚一来到监狱就生病了,身体虚弱。

名士范滂和同郡人袁忠担心患病党人身体承受不了酷刑,于是不顾身上沉重地枷锁从后面超越次序往前面挤,要求先受刑。

王甫见状也不拦着,于是让手下小黄门对范滂用刑,边拷打,边问道:“汝等身为陛下的臣子,不想着精忠报国,却公然结成私党,相互褒奖推举,评论朝廷政治,凭空捏造事端,究竟有何阴谋勾当,还不如实招来,省得遭受皮肉之苦。”

范滂强忍着疼痛回复道:“吾闻孔仲尼曾言: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我等只是想让好的汇到一起更清明,坏的也全到一块去坏得更臭,希望陛下能够听到我们的谏言,不想却被认为是结党。”

听到范滂这样说,王甫一时哑口无言。

见王甫不说话,范滂仰天长叹道:“古人循善道而能多福;今人循善道却要身死。

我死之后,请把我埋在首阳山边,我上不辜负皇天,下不愧于伯夷、叔齐。”

王甫听完,竟被范滂的言辞所感动,不禁对这些党人肃然起敬来。

王甫突然觉得索然无味,自己在范滂面前活脱脱就是一个跳梁小丑,此刻他再也无心审讯,灰溜溜的离开了监狱。

临走前,或是由于良心发现,他命令手下将这些党人身上的枷锁全部卸了下来。

待王甫走远后,寺狱的牢头带着差役照例开始挨个牢房巡视,待经过李膺等人所在的牢门时,其中一个差役趁众人不注意,悄悄地将一个纸团扔进了牢房。

次日,中常侍王甫继续带着人审讯,这次他首接提审了这些党人的所谓领袖,有着“天下模楷”之称的前司隶校尉李膺。

结果李膺出人意料地十分配合,几乎没有经过刑讯,就开始一五一十的进行交待。

可中常侍王甫看着一旁不停记录的书记官,眉头却越皱越紧。

原来,李膺看到了窦武差人送来的纸条,顿时明白了窦武等人计谋,于是他就开始三分真、七分假的向王甫“交待”起来。

终于,王甫忍无可忍,猛地一拍桌子,大吼一声:“住口!”

顿时,整个牢房变得鸦雀无声,只有书记官还在笔走蛇龙的记录着李膺刚才交待的内容。

听着“沙、沙”的记录声,王甫心里烦躁,扭头对书记官大喝道:“别记了!”

说罢,王甫抢步过去将书记官记录的纸稿抓到了手里,然后来到李膺面前,指着纸稿说道:“我让你老实交待,可你都交待了些什么?

为何里面全是我等宦官子弟?”

李膺冷笑道:“你让我老实交待,我自然要如实交待这些人的罪行了,难道你是想让我不老实交待吗?”

王甫险些就被李膺给气乐了,但是他也知道李膺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他如果不想交待,你就是把他打死,他也不会交待的。

于是,王甫只能让人将李膺带下去,接着提审下一个犯人。

可一连提审了几个党人,他们都好像串通好似得,交待的全是关于宦官子弟的罪行,这让王甫顿时害怕起来。

他不敢再审,而是拿下现有这些人的口供,去找管霸、苏康、侯览等其他中常侍商量对策了。

……次日,洛阳皇宫崇德殿,桓帝拖着病体来参加朝会。

自前日在德阳殿被青蛇惊吓之后,桓帝的身体不仅没有缓过来,反而日趋严重,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桓帝刚刚坐定,槐里侯窦武、太傅陈藩和尚书令霍谞就联名奏请桓帝大赦天下,理由是青龙现世乃是大吉之兆,理应大赦天下。

桓帝没有马上表态,而是看向了另一侧的管霸、苏康等人,相对于这些外臣官员,桓帝更信任自己的家臣奴才。

然后一向和清流官员不对付的管霸、苏康等人,竟然全都赞同窦武等人的意见。

原来,昨天王甫和他们几个中常侍商量后一致决定不能再让李膺他们那些党人胡乱撕咬,以免连累到他们这些宦官身上。

本来他们也想了一套说辞,恳请桓帝大赦天下,结果见到窦武等人也在恳请桓帝大赦天下,于是就坡下驴转而支持窦武等人的意见。

桓帝见两方这次意见竟然出奇地一致,自然也没有其他意见,于是大赦天下的决定就此通过。

但是接下来两方就如何安置李膺、杜密等被赦免的党人时,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冲突。

窦武等人认为李膺、杜密等人皆海内名士,既然无罪释放,理当官复原职;但管霸、苏康等人则表示李膺、杜密等人虽无“诽谤朝廷,疑乱风俗”之罪,却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之实,理当罢官免职,禁锢回家。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再加上桓帝的偏袒纵容,管霸、苏康等人再一次占据了上风。

九月庚申日,朝廷宣布改元永康,并大赦天下,李膺、杜密等党人被赦免出狱,但是却都被罢官免职,终身禁锢,并限期在年底之前返回各自家乡,无诏不得出郡。

……同日,洛阳黄门北寺狱,逾三万太学生和数千百姓自发的来到监狱门前,迎接他们的英雄“凯旋”。

当李膺、杜密、范滂等人携手从监狱走出来的那一刻,三万太学生和数千百姓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起来,场面蔚为壮观。

很多太学生和百姓都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标语,并齐声高呼着向自己的偶像致意。

“天下楷模李元礼!”

“天下良辅杜周甫!”

“天下好交荀伯条!”

“天下才英赵仲经!”

……李膺、杜密、范滂、赵典等人也感受到了太学生和百姓们的热情,频频的向众人挥手致意,迎来的是更加热烈的欢呼声。

窦武、陈藩、霍谞、郭泰、贾彪等人站在太学生身前,见到李膺等人走出来,赶忙走上前去表示慰问。

李膺紧紧地拉着窦武的手说道:“今日吾等获救,全赖游平居中谋划,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他日必当报答。”

窦武听了略显腼腆的说:“此次汝等平安归来,全赖贾生之谋。”

李膺等人对贾彪也很是熟悉,自然又是好一番致谢。

这时,窦武说道:“吾家中己备好酒宴,还请各位移步寒舍,让武略尽地主之谊。”

众人一听,齐声说好,唯独杜密却似心不在焉的未发一言。

善解人意的窦武开口对杜密说道:“周甫兄,吾闻汝妻分娩就在这几日,你就不要跟我们去了,吾己给你备好马车,快快赶回家去吧!”

杜密一听十分感激,握住窦武的手说道:“还是游平知我心!”

接着杜密转身对众人表示歉意道:“此次因吾妻分娩在即,吾不得己要赶回家,待吾儿满月之时,吾必大摆宴宴,与汝等不醉无归。”

李膺与杜密乃是姻亲关系,李膺之子李赞取了杜密的女儿,而杜密之子杜飞亦娶了李膺的女儿,见到亲家说要摆满月酒,自然也帮着张罗道:“吾等年后就要各自回家禁锢,此次周甫摆满月酒各位务必要赏光啊!”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寒暄完毕后,杜密转身坐上了窦武安排的马车,朝老家阳城赶去。

然而谁都没有注意的是,在高空中,一条青色的身影也正朝着阳城方向飞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